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疫”路上的生命“灯塔”

——记河北省“千名好支书”、市疾控中心职业性疾病监测评价科党支部书记常永红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7-21 09:04

□保定日报记者 郝子帅

“哪里有疫情,就去哪里”,是市疾控中心职业性疾病监测评价科党支部书记、科长常永红的承诺,更是她身为党员的坚守。

身为一名“疾控人”,两年来,唐县、莲池区、满城区、高碑店市、涿州市的抗疫一线,无不留下她昼夜流调的足迹。

火线驰援,48小时昼夜无休坚守“战疫”

3月31日,安国市出现新冠确诊病例。4月1日上午,常永红接到支援通知,她没有片刻犹豫和顾虑,踏上了最为熟悉的战场。

前脚刚抵达安国,博野县就发现了第一例阳性病例。此时,市疾控中心流调“主力军”,早已深入安国疫情,全面开展流调工作。市卫健委当即决定,抽调人手,组成一支流调队伍前往博野,实行双线指挥、并线处置。

常永红成为流调队长第一人选。多年来,一直从事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的常永红,已练就丰富流调经验和组织协调能力。

“我必须要去!”常永红斩钉截铁。

时间紧迫,常永红来不及准备换洗衣物,更没带什么生活用品。一部手机、一台笔记本,还有一张不知疲惫的嘴足矣。就这样,她带领46名流调队员,在博野县开启为期10天的流调溯源之路。

为迅速找到病毒源头,尽快遏制疫情扩散,在博野流调的前两天,常永红带领队员们昼夜奋战,不眠不休与病毒“赛跑”。方言听不懂、老人记不住、孩子讲不清……她们在繁杂的线索中抽丝剥茧,找到病毒藏匿途径。

常永红在工作中敬业负责,是一流的流调人员。但在生活中,她却连花些时间陪伴家人都做不到。她把生活中对家人的亏欠,弥补给了更多的家庭。

凝聚队伍,她是严谨与爱心并存的大脑中枢

常永红是一名优秀的战斗员,更是出色的领导者。

疫情迅猛,紧急抽调的流调队员来自不同的县(市、区),经验水平不一。如何高效协作,在指挥经验老道的常永红眼里不是难题。信息组、流调组、协查组,一支各司其职、配合默契的流调队诞生了。

常永红分配任务、完善协调、组织汇报。因为博野县是第一次爆发疫情,当地队员出现找不到密接对象导致流调无法进行和不能准确判定密接人群等问题,而这些难题在常永红面前,总是能迎刃而解。

常永红是细致严谨的队长,也是流调队员无微不至的“家长”。

10天的时间,流调队员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手机一直连着充电器,电池烫手,出现头晕恶心、嗓子红肿更是常态。

“听话,必须把药喝了!”高负荷的工作状态,流调队员都出现或轻或重的身体问题。常永红心系每个队员的健康,尽管自己嘴上长满了泡,嗓子已经沙哑,还是不断催促提醒队员按时喝药。

她们的生活起居同样是个难题,因集合仓促,大家都没有带洗漱用品,甚至饮用水都没有。面对艰苦条件,常永红主动联系当地职能部门,帮队员们解决常见药和日用品的供给问题。

在这场与病毒“零距离”的战斗中,常永红带领的全体流调队员实现零感染,圆满完成122例阳性感染者和1314名密接的流调任务。

两手齐抓,职业病防治工作成果丰硕

疫情防控、本职工作两手抓。常永红在投身于抗疫的同时,在职业病防治的本职工作中依然绽放出夺目光彩。

2021年,科室完成472家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因素监测,完成我市重点职业病34593人常规指标监测,实现20个县区全覆盖,主动监测县区数全省第一,被省疾控中心评为职业卫生先进单位。

今年因为疫情影响,《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采取线上形式开展,举办职业病知识竞赛,共计21万余人次参赛,有效提高全市劳动者职业健康素养,保障更多人免受职业病侵害。同时,采用万博广场灯光秀、公交车车体广告等线上线下结合宣传,在地市级宣传活动中排名全国第一,得到国家卫健委职业健康司的高度肯定。

一项项傲人成绩,在业界引起良好反响,得到广泛关注。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大势下,北京大学第三医院主动跟市疾控中心联系沟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申报了职业性尘肺病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项目,为我市职业病防治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满园硕果,非一日之功。早在2001年,常永红就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一份党员的担当与责任,支撑常永红翻越峻岭,穿过荆棘——她如灯塔,在崎岖的“疫”路上,驱散黑暗,为人们带来生命曙光。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