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7-28 08:36
口保定日报记者 杨 旭
见 习 记 者 刘羽轩
清音歌盛世,妙笔著华章。
7月27日,盛夏中伏。当关汉卿大剧院大幕徐启,当舒缓轻灵的音乐响起,当人们的目光聚拢在“喜迎二十大 奋进新征程”保定市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暨首届文艺领军人才颁奖典礼时,全市宣传文化系统的工作者们怎么也压不住内心的欢喜。
这欢喜,从步履匆匆提前两个多小时陆续进场的文艺工作者们身上,从连续几天奋战在会场筹备的工作人员身上,从满场跨界式热络的交谈和招呼声里……时时处处体现着。
这一天,心潮澎湃的,绝不止是获得“五个一工程”奖和首届文艺领军人才称号等荣誉的97位得主。
这一天,心潮澎湃的,除了所有全程参与两个奖项组织评选的部门、人员,除了一直高度关注的市民,还有致力于提升文化软实力的全体文艺工作者们。
10位65岁以上德艺双馨艺术家被授予“保定市文艺工作特别贡献个人”,30位文艺界翘楚收获“保定市首届文艺领军人才”称号,47 部作品荣获“五个一工程”奖,8 个单位获“五个一工程”组织工作奖,两家优秀单位荣获“双服务”先进集体奖……花环绶带奖杯环绕里,荣光成绩收获围拢后,沉浸于喜庆中的人们更忘不了,评选过程中因为候选作品和人选太多太好带来的选择艰难和割舍不下。
选择艰难和割舍不下,源自于提升文化软实力主动仗的“阵地”上,全市文化系统上下一心的奋进与创作。在这样的加速氛围中,同时启动、评比的“五个一工程”奖和“文艺领军人才”拥有了远超往年的实力、水准与内涵。
这就难怪,曾多次获得过国家、省、市“五一个工程”奖的河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谢美生,对本次荣获“保定市文艺工作特别贡献个人”称号格外看重,他说,这是收获,更是责任,也希望文艺同行们今后多出唱保定、演保定、书保定的好作品。
文化兴则国家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对于一座城市同样如此。身处这样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文化名城,发展文艺事业、厚植保定精神、讲好保定故事,成为全体文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在加速跑的软实力主动仗里,新老创作者们比着劲地产出,大量的好作品层出不穷高潮迭起。
囊括“文艺领军人才”和“五个一工程”作品,双奖在手的保定市群艺馆馆长王简激动之余更觉任重而道远,她和团队只有更加精益求精、潜心打磨、真情书写,才能推出更多像《赛秋》这样的文艺精品。
85岁已是满头银发的李伯培老人把“特别贡献”只作为过去的小结,他说他还有足够的精神去发挥余热,积极投身培养下一代文艺人才。
这一天,不仅成为文化盛会与盛典的结合体,也成为保定文艺界的“阅兵场”;河北梆子、老调、快板、歌伴舞等节目应接不暇。满场精彩与掌声不断,全程温暖与感动连绵。
与雷鸣的掌声相和,会场中部悬挂的“为奋力推动现代化品质生活之城建设 汇聚起磅礴的文化伟力”条幅,更精准地道出了所有在场文艺工作者对未来的期许。
2022年的保定,呈现上一份让人动容的“期中卷”:城市的颜值在崭新绽放着,城市的文化在加速提升着,城市的荣光也在永不停歇地更新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