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8-16 08:48
□保定日报记者 杨旭
在石家庄市内遍寻保定美食,就找到了位于红旗大街的“保定会馆”,这片古香古色的建筑外立面参照保定著名的腰山王氏庄园仿制而成,让食客在品尝美食的同时还能了解保定的历史文化。正是这场美食的邂逅,勾起了我对腰山王氏庄园的兴趣。
驱车近30公里,耗时半个多小时,就来到了位于顺平的腰山王氏庄园。
民间曾流传有“皇家建筑看故宫,民间建筑看腰山”的说法,可见腰山王氏庄园在中国民间古建筑中的重要地位。腰山王氏庄园始建于清顺治四年,建成于乾隆年间,是王氏先祖王锡衮所建,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庄园既体现出汉族民俗文化,又体现出满族民俗文化;既包含贵族民俗文化,又包含平民民俗文化,是集官府、民居为一体,功能齐全、涵盖广泛的综合性城堡式府邸宅院。
如今时过境迁,百年老宅在沉寂中似乎依然诉说着曾经的往事。庄园的主人究竟在这里留下了怎样的故事,高墙深宅中又上演过什么样的人世沧桑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跨过高高的门坎,走进腰山王氏庄园的大宅门,一段家族的兴衰历史,渐渐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腰山王氏庄园是一处典型的具有园林风貌并保存完整的古建群体,原占地面积18.6万平方米,合279亩。庄园四周原有五尺宽的城墙,城墙上是家丁巡视的更道,城墙内是马道,城墙外有护庄沟,庄园东侧的界河水从护庄沟内绕庄园一周才流向东南,此所谓“青龙绕宅”,又名 “玉带缠腰”。
三道东西内街将庄园分隔成四大部分,从北向南依次为 “北园”“中园”“南园”“场院”。“北园”为住宅区,建有成套院落50多套,各类房屋500多间。“中园”为王家祠堂、私塾和寺院。“南园”是庄园的核心建筑,又称将军府,建有房屋200余间,占地32.4亩。“场院”是王氏家族的收租院、车马院、碾棚院。庄园整座建筑以灰色为主调,建筑古朴大方,给人以庄重典雅之感;高超的设计艺术,精细的施工程序,堪称古建佳品,被古建专家罗哲文先生称赞为“千雕博物馆”。
每个小院自成一格,有精巧别致的垂花门,门前有石鼓、鼓上有石狮,有各种花卉、鸟兽图案,打磨的光滑玉润。屋顶歇山起脊,灰瓦如鳞;檐下门窗精雕细琢,编织、刻绘出精美的花卉图案。单是一门、一石、一窗上的浮雕,就是一件珍贵的艺术佳作。也难怪许多大片外景选定在王氏庄园了。《青春之歌》《大决战》《天下粮仓》《野火春风斗古城》等二十余部影视剧陆续在庄园拍摄,这里已经成为新型的影视拍摄外景地。
庄园内有数套院落堪称经典之作,保存完好,是庄园主人的居所。站在屋中望去,重门相对,层层叠叠,景的深度大为增加了,令你不禁赞叹工匠的智慧,想起“侯门深似海”的诗句。
一草一木的枯荣,一砖一瓦的静守,一柱一石的负重,见证了一座庄园和那个时代的历史兴衰。透过历史的缝隙,一次次的回首与展望,是为了让那些劳动的艺术得以延续。
土地改革后,封建地主阶级被人民推翻,王家的家道也逐渐衰落,整个王氏庄园变的冷清起来,榕花院内杂草丛生,房屋无人打扫破败不堪。从一九五六年起,王氏庄园的管理权收归政府,榕花院在之后的一段时间内一直被用于教学使用,南开大学的历史系和中文系曾将这里作为临时分校,这里还曾经开办过北岳区第五中学,后来这里一直被用做顺平县腰山中学的校址。如今,腰山王氏庄园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经成为了我们能够看见的古代民居中的精品和展示清代民风民俗的历史遗存的三A级景区,越来越多的人来到这里,感受着这其中所蕴含的文化元素,体会着四百年前大户人家无处不在的礼仪规矩。
这座曾经繁华的院落,虽随时代变迁起起伏伏,但从未停止散发它的魅力。近年来,随着对庄园的修缮及其周边改造,这里已经成了可观、可游、可餐的旅游度假地。让文化遗产活起来,不只是让它变换形式走进千家万户,还包括让文化遗产生动起来,让更多人愿意知道,愿意走近,愿意了解,腰山王氏庄园如今做到了。
游罢庄园,还可以到园外的古建一条街去购物、就餐,置身在古街上,你能深刻地沐浴到一种文化的苍凉和厚重,古典的庑顶、彩绘,与现代的建筑装饰风格交相辉映,让这悠远、静默的古镇,平添了许多诗情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