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市文明办作者:时间:2022-08-16 10:11
“他们真的就像天使,像星星。”希腊歌手、演员兼制作人、声乐教育家安吉立基·图巴那基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这样评价。他称赞的就是荣登北京冬奥会开、闭幕式的河北省保定市阜平县“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这个组建于2021年10月13日,由5所学校选拔的44名来自河北革命老区阜平的孩子组成的合唱团凭借着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对奥林匹克会歌的完美演绎,最终被评为“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河北省先进集体”。
因爱而生,红色基因代代传
太行深处的阜平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就根扎在这片饱含几代共产党人热血的沃土中。缘于这份红色基因,“马兰后人”邓小岚18年如一日往返于北京和阜平,教授孩子们学习音乐,带动亲朋好友,联络社会力量,捐送乐器乐谱,组建了“马兰小乐队”。
“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成立后,合唱团更是始终铭记着赓续红色使命、传承红色基因的初心。来自城南庄八一学校的杨子蕊是学校的红色讲解员,她能生动形象地讲述先辈们当年站岗、放哨、送军粮、参加破袭战的经历,惨死在日寇屠刀下的刘耀梅,与日寇以命相搏的二小放牛娃等故事让每一位聆听者都被深深打动。马兰村的每个孩子都能完整讲述马兰惨案和邓拓等第一代“办报人”一手握笔杆,一手拿枪杆,以“七进七出铧子尖”“八匹骡子办报”的故事。合唱团定期到晋察冀边区革命纪念馆参观学习,学校邀请讲解员为孩子们讲解阜平土地上的英雄事迹。红色的记忆,红色的传承,孩子们永远不会忘记,脚下的土地汇聚着几代共产党人的“情结”,与共和国的历史血脉相连。
有爱浇灌,努力成长绽芬芳
2021年9月27日接到奥组委的邀请通知,经过层层选拔,最终从五所小学选定44名学生组成“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这群孩子没有音乐基础,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甚至绝大部分孩子没有任何登台演出的经验,仅仅三个月的时间就要让他们登上世界级舞台,演唱高难度的《奥林匹克颂》,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于是,从10月18日开始,合唱团的孩子们全部集中住宿、统一训练。
三个多月的紧急排练过程中,孩子们接受了太多的帮助和关爱。学校老师全程陪伴,支教团队专业辅导,社会各界全面支持……爱的浇灌,让合唱团的孩子们快速成长。
三个多月的紧急排练过程中,合唱团的孩子们经历了很多人生“第一次”,第一次离开父母、第一次过群体生活、第一次走出大山、第一次登上舞台……面对练习和生活中的种种困难,孩子们都没有退缩,他们一次次熬过了黑夜、捱住了病痛、战胜了恐惧、找到了自信,在排练中互帮互助,在磨砺中成长了起来。
三个多月的紧急排练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孩子们没有一个打“退堂鼓”。44朵“马兰花儿”汲取大山的坚韧力量,秉承老区人民不屈的意志,沐浴着新时代的阳光,完成了高难度的合唱训练,大山里最绚丽的小花儿,因为众人的浇灌,他们含苞蓄势,静待花开。
为爱放歌,童声唱响新时代
2月4日立春,在冬奥会开幕式的盛大舞台上,“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穿着河北蔚县剪纸虎头图案的中式上衣、中式虎头靴,用2分27秒的时间,用纯净的童声、用希腊语为全世界人民献上了奥林匹克会歌;2月20日,北京冬奥会闭幕,44朵“马兰花儿”身穿“冰雪蓝”,再次绽放在冬奥会舞台。44朵“马兰花儿”,从贫穷闭塞的山村,走到北京冬奥会这个国际舞台;从最初唱国歌都跑调,到用希腊语唱响奥林匹克会歌,用童声向全世界诠释了“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展现了中国少年儿童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更展示了河北“新时代好少年”团体的蓬勃青春活力!。
“马兰花儿”唱响了世界,唱响了时代强音;返回阜平的“马兰花儿”更影响带动了阜平音乐教育的发展。阜平县教师艺术团成立,16支学校合唱团建立,保定学院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奔赴阜平开展音乐支教……马兰花儿童声合唱团已成为阜平教育一张亮丽的名片,在这片红色热土上,44朵“马兰花儿”之外,有更多的“小花儿”正在茁壮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