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我市坚持高位部署推进,增强企业资本意识,打造上市生态,浓厚上市氛围,梯度精准培育上市“后备军”

助企业扬帆广阔“资本蓝海”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8-17 08:40

□保定日报记者 王 威 牛淑婷

通  讯  员 刘 钊 王 希

资本市场是现代金融的核心,也是经济发展的发动机。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推进企业上市摆上重要位置,出台了高含金量支持政策,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持续加大后备企业培育力度,积极帮助企业解决困难问题,企业上市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上市工作在助力企业自身做大做强的同时,也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坚持高位推进,构建上市最优环境

创立于1998年的保定市东利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利机械”),深耕汽车发动机与底盘减震系统类零件领域20余年,以优质的产品拓展海内外市场,特别是中高端汽车市场,经多方精心努力“浇灌”,今年6月6日,东利机械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拔得我省今年公司上市的头筹。

东利机械的成功上市得益于我市构建的上市最优环境。

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发挥市县政策引导作用,为企业借力资本市场构建最优环境,我市坚持高位部署推进,加强高层对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先后召开金融工作座谈会4次、上市工作推进会、调度会3次,加强与中国证监会、三大证券交易所、中国上市公司协会等高层沟通对接,2021年8月市政府与深交所北方中心签署备忘录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依托深圳园建立深交所保定路演中心;2022年7月20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拜会北交所期间,又就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建“全国股转系统 北京证券交易所保定服务基地”等达成共识,并约定于2022·中国保定资本大会上正式签约。

建立市级领导包联制度。针对重点上市后备企业,我市建立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8名市级领导参与、相关县领导同步跟进的包联责任机制,盯住问题、用尽心思、下足功夫,帮助企业协调解决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土地、资金、项目、历史沿革、开具合规证明等“裉结儿”。去年以来,先后帮助同光半导体、城兴股份、维赛新材料、中冀石化等企业协调解决了产权证办理、应收账款、供水、土地、历史沿革等9类56个问题,有效破除了企业上市障碍。

此外,在贯彻落实省扶持上市十一条政策措施的基础上,我市研究出台了《关于加强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二十条措施》,从构建服务库、资金奖补、要素供给、外联协作、全过程扶持和保障机制等六方面,精准施策、同向发力,持续为推动企业上市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在一系列高含金量“组合拳”政策的托举下,进一步降低了企业上市成本,激发了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的热情。截至8月5日,全市现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8家,总市值5532.33亿元,总数居全省第二位。

加强培训引导,增强浓厚资本意识

观念一变天地宽。

数次聆听知名专家讲座、参加业务知识培训后,以上市为新起点建立现代企业的种子渐渐在保定企业家们的心底萌发,以汇通集团、东利机械为代表的一批优秀企业,率先踏上上市之路。

在成功上市后,他们更加干劲十足、满怀豪情。东利机械董事长王征说:“公司将借势资本市场,继续向优秀同行汲取经验,勤奋耕耘,利他固本,开拓创新,紧跟国内及欧美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尽快实现募投项目达产。为国家、为家乡、为投资人做出更大贡献,做优秀示范企业!”

上市的好处不仅是帮助企业融资,更能引领企业树立规范意识和诚信意识,提高品牌知名度,通过辐射带动上下游,开辟新的产业领域,直接或间接达到引资引制引智的裂变效应。

上市工作说到底企业是主体。此前,不少企业对资本市场认识不足、满足现状、小富即安,成为推进企业上市工作一个亟需破解的难题。

为不断引导企业对标上市要求练好内功,激发其上市热情,实现观念上的“要我上市”到“我要上市”转变。我市多次组织召开全市企业挂牌上市工作推进会和资本市场培训会,详细解读省市扶持政策措施,特邀专家授课、上市公司优秀代表现身说法介绍上市经验,增强了领导干部、广大企业对资本市场的了解和资本意识。

同时,还加大政策宣传,扩大影响范围。通过建优上市专家库,组织专家“进县入企”开展宣讲培训;组织上市后备企业参加线下融资路演、北交所参观见学、走进上市公司观摩对接;组织新闻媒体跟进宣传、开展上市公司深度报道等一系列举措,营造了企业上市的浓厚氛围,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家参与资本市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打造上市生态,梯度精准实施培育

今年7月,按照省上市办要求,结合我市企业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的基础上,将来自高新区、唐县、顺平县、竞秀区、莲池区、高阳县、高碑店市和清苑区的共11家优质企业推荐并纳入省上市后备企业库,进行重点培育。

我市产业资源禀赋丰富,县域民营企业活跃。

为大力打造数量多、质量优的企业上市“后备军”,积极引导本土企业“抢滩”资本市场,我市围绕全市汽车及零部件、电力装备制造、先进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智能机器人、第三代半导体、新能源、数字创意、生物医药等“7+18+N”重点产业体系,按照“动态储备一批、梯队培养一批、辅导上市一批”,深入挖潜,将筛选出的优质企业纳入阶梯辅导培育队伍,并整合市县力量,根据企业经营情况,建立阶梯培养计划。

同时我市还实施“三年上市倍增计划”,对标资本市场关于企业经营、治理结构、财务指标、科研投入、市场估值等要求,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进行动态管理调整。

此外,我市持续通过强化帮扶,组织召开上市工作座谈会,邀请知名专家培训企业上市的政策、流程,并适时组织上市后备企业参加路演和线上、线下业务知识培训,有效提升了企业的资本运作意识和能力。

经过不懈努力,截至目前,全市已储备上市后备企业25家,其中近期1-2年内有望上市的后备企业7家,远期3-5年内有望上市的后备企业18家。

一池活水引春来。在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的伟大征程上,全市上下资本意识不断增强,上市氛围更加浓厚,全市企业拥抱资本市场、扬帆广阔“资本蓝海”的时代已然到来。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