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9-07 09:27
保定晚报讯(记者赵玥 实习生郭锦雯)自开展区域试点以来,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日益丰富,逐步覆盖餐饮、交通、政务服务等领域,为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便利。据统计,截至今年5月31日,15个省市的试点地区通过数字人民币累计交易笔数大约2.64亿笔,金额约830亿人民币,支持数字人民币支付的商户门店数量达到456.7万个。
便捷数字生活 助力消费增长
数字人民币是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数字形式的法定货币,是有国家信用背书、有法偿能力的法定货币。随着近年来的试点与推广,数字人民币的应用场景不断扩容,走进了居民的日常生活,逐渐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动能。
市民小何表示,她所就读的学校很早便推广宣传了数字人民币,为响应国家号召,她注册了相关业务,她告诉记者:“起初使用频率很低,一方面是习惯了用支付宝,另一方面对新鲜事物难免有担心,后来发现有时选择数字人民币支付会有一定优惠,慢慢也用起来了。”
如今,数字人民币推出“新玩法”。在近期举行的服贸会上,多家金融机构推出“数字人民币硬件钱包”,只需要将其与各类终端“碰一碰”,即可实现充值或消费。这一技术使数字人民币面向更广阔的人群,老人儿童也可以轻松使用,让更多人享受到数字经济的红利。
今年8月,中国建设银行河北雄安分行通过“雄安新区建设资金管理区块链信息系统”,成功落地数字人民币穿透支付业务,实现了数字人民币在新区区块链支付领域应用场景新突破。该成就在全国尚属首例。
“可控匿名” 保护隐私安全
面对全新的电子支付方式,许多民众担心自己的消费轨迹变得“透明”。对此,有关专家表示:“数字人民币体系收集交易信息遵循‘最少、必要’的原则,只收集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的必要个人信息,对于用户选择拒绝提供权限的,数字人民币APP将严格执行。”
“可控匿名”是数字人民币的特色之一。数字人民币体系遵循“小额支付可匿名,大额依法可追溯”的原则,满足民众对隐私安全的合理需求。同时,若涉嫌非法交易,有权机关也可以向运营商申请查询相关的交易信息,保障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