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篮球、街舞,阅读、自习……

一动一静,让寒假生活绽放向上的光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1-13 08:32

□保定晚报记者 刘芳

1月10日晨,河北工业大学研究生二年级的赵一楠在市图书馆三楼的自习区坐定,打开笔记本,登录知网,浏览新能源领域的论文。放假回家后,每天上午在图书馆“泡”半天,下午跑跑步。这是他的寒假生活。

同一时刻,市图书馆二楼的青少年阅览区,风帆学校五年级学生孙郑晨展开一本历史书,铺开一张白纸,工工整整地为自己“编写”一套历史试卷。这是他的寒假生活。

市图书馆自习区。

市图书馆阅读的孩子。

上午11时许,玉米老师带着门徒班的4个弟子,挥舞、跳跃,将身体的节奏与动感的音乐揉成街舞独有的魅力,展现在阳光漫洒的茂业广场上。灵动、自如,引得路人驻足。这是他们的寒假生活。

正午,朝阳大街新华书店靠窗的阅览区坐满了年轻人。眼看要到午饭的时间,并没有人打算离开,好像只要一起身,就不能完成今天的计划,不能兑现与自己约定好要拼搏的诺言。

玉米老师门徒班的街舞表演。

小根篮球班训练。

寒假里,有人报了篮球、街舞、轮滑等兴趣班强健身体,有人离开舒适的家,选择一个更安静、更高效的学习环境增添智慧,舒展心灵。或动,或静,这两种选择正向地诠释了那句被我们烂熟于心的话——身体和灵魂,总要有一个在路上。

三中高一年级的魏小然今天约了同学到市图书馆自习。8:45,图书馆还没有开馆,门卫师傅招呼站在户外的他们进门厅等待。于是,窄长的门厅自动排了两队人,时间一到,大家鱼贯而入,紧凑但不拥挤。三楼自习区,东西两侧靠窗位先坐满了人,开馆不到半小时,已经座无虚席。

“寒假作业并不轻松,在家效率低,老想躺着。我在这儿一待就是一整天,中午在旁边随便买点吃的……”边同记者聊天,魏小然边为自己接了一杯温开水。饮水机旁的一张桌子上摆满了各式的水杯。这是常在这里自习的学生留下的。比起这张“自由散漫”的桌子,自习区的置物架则显得更加“肆无忌惮”。置物架是图书馆为学生存放厚重的复习资料而特意设置的,上面码放着的书本、背包和坐垫,无不诉说着学生们与这个自习区的亲密关系。

茗畅园广场打篮球的少年。

“看着年轻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我们替他们高兴,也一心想着如何为他们提供最大的便利。”工作人员称,去年夏天,看着置物架越来越满,图书馆又为读者添置了自助柜。

他们在意充盈内心,而他们选择了强健体魄。喵喵上四年级,是玉米老师的门徒之一,学街舞已经5年了。这个寒假,她将继续在热爱的运动中,舒展劲爆的舞姿,寻找梦中的自己。喵喵妈说,除了上街舞课,孩子回家也主动练舞,因为心中有个热爱的事儿,就很少看手机。街舞让孩子快乐,也让她自信,就连班主任老师都是她的“粉丝”。几年来,孩子参加全国各种街舞大赛也开拓了眼界,更加坚定了街舞这个梦想。

和“职业选手”喵喵不同,泽涵是小根篮球班的“菜鸟”。网课期间,原本就不爱运动的泽涵体重狂飙10斤。“能不能减肥先不说,每天出出汗也是好的。”这个寒假,妈妈立马将他送进篮球班。篮球班教练刘根磊介绍,寒暑假来打篮球的孩子会比平时多。篮球带给孩子的不光是体能的增强,还有团队合作精神和个人意志品质的完善。很多坚持打篮球的孩子抗挫折能力逐渐增强,学习成绩也越来越好。

去年以来,我市新增了15个篮球场,8个足球场。新增的运动场所让更多人有了舒展筋骨的空间,让运动的乐趣更加触手可及。14时许,茗畅园社区的篮球场上,几个少年辗转腾挪、跳跃投篮,他们身着单衣,通身的活力和暖阳洒下的光融在一起。

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在路上,追逐梦想和自我实现才不会止步于心间。

(本版图片均由刘芳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