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7-19 08:23
□保定晚报记者 刘芳
一袭白衫的朱颖辉奔走于GPR生产线各个工作区域之间,协调各方工作,处理技术难题。他是河北赛赛尔俊峰物探装备有限公司GPR生产线的班长,文质彬彬的风度和如沐春风的笑容里,这位暖男气质的技术硬汉说:“跟着企业转型一起成长,我只是做了分内的事。”
朱颖辉参加工作时,这家企业主营传输电缆。26年前,技工学校地震勘探专业毕业的他,一开始也只是从事电缆制作。在每天重复的劳动中,他逐渐成为一名合格的技术工人,但他却不止步于此。不懂的东西就自学,不会的技术就请教老师傅,一点一滴,他靠着自己的孜孜以求和不断积累向更高的技术岗位迈进。
市场需求不断革新,意识、技术和产品必须随之提升。近年来,油气勘探装备走向海洋的步伐逐渐加快,海洋物探装备的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企业要生存,必须实现转型。2020年,赛赛尔俊峰公司为了完成转型,实现从陆地到海洋、石油物探装备领跑者目标,开始研发生产海洋无线节点GPR。次年,公司接到18000个GPR300(300米水深的海洋节点)出口订单,各部门紧急启动转换生产,朱颖辉作为GPR生产线的主要技术工人,全身心地投入GPR300转换生产中。
然而,现有生产线的打压托盘是为GPR1500(1500米水深的海洋节点)定制的,由于两种产品外观差异较大,需要重新购置打压托盘。可是,定制这一生产设备需要时间,订单的交付日期却等不了。
改造现有设备!朱颖辉拿定主意,开始设计满足GPR300生产需要的打压托盘。最终,通过改变定位柱的位置,企业有了能够兼容GPR1500和GPR300的打压托盘。这一举措,使得GPR300的生产按时启动,出口订单准时交付,不仅为公司赢得了赞誉,同时节省了近30万元托盘加工费用。
在GPR装配的试验及装配过程的工艺验证和再装配过程中,他认真分析每道工序中存在的问题,改造工装工具,降低工序操作员的劳动强度,从而提升产量;对装配过程中细节问题进行反复试验,并提出建议。技术部门、质量部门、生产部门根据他提出的问题对每道工序进行优化,形成了最终的装配指导书。此外,GPR300前期试验过程中,因产品打压试验不合格,他建议更改部件相互配合的角度,并增加加强筋。技术人员经过电脑模拟,最终采纳了建议,有效提高了产品的承压能力,缩短了试验周期。
“Excellent(太棒了)!”这句称赞是赛赛尔法国母公司技术人员对朱颖辉提出测试策略的认可。2021年GPR生产时,需测试元器件是否匹配,因某项指标测试出现较多异常,经过反复试验,朱颖辉提出改变测试流程的策略,该策略汇报给法国母公司后被采纳。测试流程改变后,合格率明显提高,整个产品周期缩短了3天,有力保证了生产进度。其实,类似这样的技术改进还有很多。
“他不仅是技术能手,还是个十足的暖男。”同事张川说,和朱颖辉搭档的一年多来,他总是要自己多干一点,跟他搭档很暖心,“我早晨不到7点就到车间,想趁早把该做的测试做了,却发现朱颖辉已经开始了。”朱颖辉替同事着想,也在替自己工作。在攻克一个个技术难题的同时,也在不断实现着自身价值。工作期间,他先后获得公司的先进个人、先进共产党员以及保定工匠、保定市劳模等荣誉称号。这些称号,于他而言则是昨天的一次次辛劳。
2021年5月21日,GPR300正式投产。10月15日,价值3亿元,18000个GPR300的产品订单交付。
2022年,12000个。
2023年,40000个。
这些订单记录了他的付出,也见证了他的坚守。
未来,还会有更多订单,也一定会有更多的技术壁垒。然而,企业成长,产品革新,从来就是遇到问题,解决问题。
只要有朱颖辉们的工匠精神,这些,不算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