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9-15 09:02
□郭振山
近日,为提高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交通安全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市交警支队民警走入校园,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向学生宣传交通法规,并与学生教师互动,开展警校共建。通过鲜活的案例,提高教师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传递文明交通、平安出行的安全理念,并通过学生影响家长,在全社会营造遵守交通规则,听从交警指挥,做遵纪守法模范的积极氛围,得到教师、学生及家长的一致好评。
交通法规是车辆、行人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尤其是对人口相对密集、车辆众多的城市来说,交通法规更是人们安全出行的法宝,必须时时遵守。中小学生由于生理发育尚不健全,既对上下学路上交通潜在危险认识不足,也对突然到来的危险不能及时采取正确的避险、躲让行为,因此极易受到伤害。这就要求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切实把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放在日常工作的首位,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保护中小学生的交通安全。
同时,加大对中小学生交通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通过进学校宣传交通法规、与学校结对共建等形式,把交通安全教育与学校知识传授结合起来,使广大中小学生了解认识交通法规的重要性,自小树立遵守交通法规的正确思想。上下学路上听从交警的指挥,养成不闯灯、不抢行、不越线,骑坐电动车戴头盔等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管理者和广大教师要时刻绷紧交通安全这根弦,立足未成年人保护。从关心爱护学生出行安全出发,配合交警做好中小学生遵纪守法教育,利用思想品德课及队会、班会等形式适时对学生进行规则教育,提高学生的规则意识,自觉遵守交通法规。严格按照交警指挥和信号灯指示,当停则停,做到宁停三分不抢一秒。
家长作为中小学生的法定监护人,时刻把孩子的出行安全放在心上,日常生活中加强与孩子的交流,加强与教师的沟通,随时掌握孩子的思想波动,及时纠正孩子不健康的思想和行为,保证孩子不脱离监护。
只要交管部门与学校、家长三方联动,共建文明校园、争做守法模范,长期坚持定会收到明显的效果,中小学生的出行环境就会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