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9-15 09:06
□杨方
华灯初上,晚风拂面。9月1日晚7时许,古莲花池门口,随着游客们陆续在售票处有序购票,静谧唯美的古莲花池迎来了夜色中的第一波游人。游客们循着游览路线,漫步春午坡、含沧亭、藻泳楼、高芬阁、花南研北草堂等莲池十二景之间,欣赏着城市的另一番美景。(9月2日《保定晚报》)
得知古莲花池夜间开放的消息后,我也和许多市民一样欣然前往。绚烂的灯光秀和近距离的文化体验让许多市民由衷感叹,都说晚上游古莲花池真是一次特别好的体验,霓虹灯下的古莲花池别有一种不同于白天的美。
古莲花池夜间开放成为市民夜间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其实,开放夜游文化生活体验还有更多可以发掘的空间,比如,图书馆、新华书店、博物馆、艺术馆、美术馆等文化场所。
这些文化场所的开放时间往往和上班族作息时间同步,白天上班的市民如果想在晚上去参观、去放松、去充电根本不可能,这无疑是一种遗憾。如今,随着市民文明素质的提高,各种文化需求不断升温,这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扩大优质文化产品供给,以满足市民的多样化需求。城市的夜晚不能忽略了满载精神食粮的文化场所,它彰显了一座城市的人文底蕴与城市软实力水平。
近年来,深圳、杭州、成都等地的图书馆都在开展延时服务,有的甚至直接开启了夜读模式。图书馆在夜间开放,有效缓解了读者上班与阅读间的矛盾,满足了不同读者差异化阅读需求,提升了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与社会效益。另外,曾经备受冷落的博物馆如今也热起来,甚至有的城市博物馆也开启了夜间模式,让珍贵的文物展品在夜晚“亮起来”。通过打时间差让市民夜游博物馆,这无疑对提升市民文化修养大有裨益。
公共文化资源开启夜间模式,给市民创造了与“文化”相遇的更多机会,是顺需顺势而为,更是文化惠民之举。夜间文化生活不仅为城市的夜晚增添文化气息,更能为城市的夜经济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