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3-09-24 08:31
▢胡萍
我收藏了一块双面雕刻的清代杜梨木月饼模,这是从祖辈流传下来的老物件。父亲告诉我,他的外祖父是开月饼作坊的,外祖父用这个主图案为寿桃形的模具制作的豆沙月饼深受人们的喜爱。每当中秋节临近时,前来购买豆沙月饼的市民络绎不绝,到了中秋节那天生意更为兴隆,购买月饼的市民在作坊门前排的队伍长达十几米。
这块模具为双面雕刻,系杜梨木制作,呈红褐色,正方形,无手柄,四角削为钝角,纹理纤细,木质细腻,包浆圆润。其边长20厘米,厚5.5厘米。工匠在杜梨木正面中间位置开凿了一个寿桃形的凹槽,直径15厘米,深3厘米。凹槽的外壁凿有排列整齐、间距一致的竖形边牙槽,底部一个大桃形的刻痕内套小桃形刻痕,小桃形内左侧雕一“福”字,右侧雕一“寿”字,中间雕有寓意吉祥的菠萝、葫芦等植物。大桃形的刻痕内雕着花朵、钥匙、葫芦等富含生活气息的图案,十分精美。
模具背面开凿了一个葫芦形凹槽和一个月牙形凹槽,其规模比正面图案要小,深均为2厘米。两凹槽内雕刻有花朵、芭蕉叶等图案,厚重古朴,栩栩如生。此模具雕工刀法细腻娴熟,印纹凹凸有致,生动活泼,布局合理,尤其令人惊叹的是,工匠在木料几乎相同的位置上进行双面雕刻又不使其穿透,且深度已达到了可雕刻的极限,可见工匠的雕刻技艺十分精湛。
月饼模俗称“月饼印”,是制作月饼的工具,最早可追溯到宋朝,但流传至今的月饼模以明清和民国时期的居多。做月饼印需选材质结实耐用的枣木、梨木等木料,然后由师傅根据事先选定的月饼造型进行雕刻、打磨。饼印大小深浅不一,题材有人物、动物和花卉等等,多以“嫦娥奔月”“十二生肖”“吉祥花草”等寓意吉祥的纹饰为主,并且大多配有“福”“禄”“寿”“禧”等表达祈福纳祥的文字。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制月饼大行其道,手工月饼日渐稀少,那些木质好、雕刻精美的月饼模日益变得珍贵,成为中秋节民俗演化的一种记录和存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