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收藏>

铜镜收藏的脉络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1-06 07:37

▢钱国宏

在前不久由辽南民间收藏协会主办的民间藏品交流会上,我看到很多会员收藏的铜镜杂乱无章,不成体系,而且在探讨铜镜的收藏价值和投资方向等方面的话题时认识模糊。这两种现象说明:铜镜收藏者的收藏渠道狭窄,藏家对古铜镜的认识还有待廓清和提高。

铜镜就是古代用铜做的镜子,也叫“青铜镜”,它既是中国古代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具,也是一种传承古代文明的工艺品。近年来,铜镜以其制作精良、形态美观、图纹华丽、铭文丰富而备受收藏爱好者的青睐,电视台的收藏节目中几乎每期都会出现铜镜的镜头。

中国古代的铜镜出现于4000多年前,至今已走过了早期(商周)、流行(春秋战国)、鼎盛(汉代)、中衰(三国、晋、南北朝)、繁荣(隋唐)、衰落(五代十国、宋、金、元)等几个重要阶段,每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价值。面对林林总总的古代铜镜,哪些才值得收藏或说升值的空间最大呢?

从近些年铜镜收藏市场的行情和铜镜本身所蕴含的文化价值上看,战国、两汉、唐代的铜镜是最值得收藏的,因为这三个历史时期所出现的铜镜,无论是从流行程度、铸造技术还是从艺术风格等方面看,都代表了古代铜镜的最高水准。

春秋战国时期的铜镜纹饰精美,出现了后世推崇的云雷纹花瓣镜、花叶镜、四山镜、五山镜、云山镜、菱纹镜、禽兽纹镜、蟠螭纹镜、彩绘镜等,纹饰繁缛,异常精美。

汉代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铜镜的优点,又创新推出了蟠虺纹镜、章草纹镜、星云镜、重列式神兽镜、连弧纹铭文镜、四乳禽兽纹镜、变形四叶镜、龙虎纹镜等,其形制、艺术表现手法均较战国时期有了质的飞跃。

隋唐时期,制镜工艺又有了新的改进,在铜中加进了锡的成分,使铜镜更加银亮。在铜镜的造型上,除圆形、方形之外又开发出了菱形、鸟兽葡萄纹镜,且嵌入了月宫、仙人、山水等吉祥如意的画面。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宏伟绮丽,出现了金银平脱镜、螺钿镜、瑞花镜、盘龙镜等,铜镜艺术随之呈现出“盛唐气象”。

因此,战国、两汉、唐代的铜镜最具收藏价值。市场上,这三个历史时期的铜镜价格也最高。宋、金、元时期的铜镜较次之,而明、清两代的铜镜升值的空间就更小了。

若按大小来讲,直径200毫米以上、50毫米以下的铜镜较为稀缺、珍贵,极具收藏价值。若按品种划分,战国的“山”字镜、菱纹镜,汉代的重圈铭文镜、规矩镜、神兽镜、画像镜,隋唐的瑞兽葡萄镜、花卉镜、花鸟镜、人物故事镜、盘龙镜等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这些种类的铜镜均是中国古镜中的极品,具有较大的升值空间。

目前,铜镜市场价格起伏不大,品相较好的130毫米古镜中,战国“山”字镜、唐代的瑞兽葡萄镜、四神十二生肖镜等单镜价格在6000—20000元之间,汉镜中的规矩镜、神兽铜镜,单镜价格在5000元左右,宋、金、元时期的人物镜单镜价格在千元以内,明、清时期的铜镜较之汉唐时期的铜镜收藏市场略显清淡。

以上是从收藏投资的角度来讲的,如果从文化传承的角度来讲,其实无论哪个历史时期的铜镜都是值得收藏的。还有一点就是,铜镜收藏爱好者之所以“淘”到的铜镜林林总总、五花八门且良莠不齐,这也与淘宝之地有关。建议广大铜镜藏友最好到国内铜镜比较集中的交易场所去淘,这些交易场所的铜镜品种多、年代全、价格合理,可以从中逐渐摸索到铜镜的发展脉络和收藏方向,而且能从实物中掌握很多铜镜收藏知识,免得以后再交“学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