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4-03-02 09:30
庞永辉在研究定瓷。
□保定日报记者 杨 虎
“定窑刻花展现出的不仅是俊美,更是灵动的意蕴。中国文化里讲究弦外之音,刀刻过程中的灵动感和无限变化,正是我们的艺术追求。”
3月1日,全国人大代表、河北曲阳陈氏定窑瓷业有限公司艺术总监庞永辉谈起定窑时说。
庞永辉从事定窑造型及装饰艺术研究至今已30多年了,形成了一整套当代定窑拉坯规范,发明了中空拉坯及双层拉坯技艺。
几近失传的“定瓷烧制技艺”何以在数百年后重现光彩?定瓷的创新发展面临着哪些挑战?
定瓷始于唐代,兴于北宋,是宋代名瓷之一,因其产地曲阳县古代属定州,故名“定瓷”。定瓷胎质坚密细腻,釉色透明,柔润媲玉,除白色外,还有红、黑、紫、绿诸色,有“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磬”之誉。在宋代的定、汝、官、哥、钧五大名窑中,唯定窑以装饰见长。
庞永辉的师傅陈文增是定瓷恢复生产时的第一批产业工人。因为聪慧好学,埋头实干,又对定瓷艺术狂热痴迷,庞永辉受到陈文增的格外赏识,后成为其第一个入室弟子。2016年6月,陈文增因病去世后,庞永辉临危受命,接任师傅职务,并成为定瓷行业的新一代领军人物。
在三十余年的练习钻研中,庞永辉练就了自己的拿手绝活——跳刀,继承了唐代少有的陶瓷跳刀纹装饰,还先后创新发明了当代多种跳刀工具,整理出点状纹、网状纹、绳纹、水纹、单刀及复刀纹等十几种纹样。
作为“定瓷烧制技艺”新一代传人,庞永辉认为,当代定瓷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用高质量定瓷,服务高品质生活”。因此,既要坚守定瓷烧制的传统技艺,更要创新发展。
手握定瓷传承的接力棒,庞永辉对自己的责任有着深刻认识。“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明确的要求,那就是活性传承。我们不仅要以高质量的作品与文化研究带动整个行业,更要加大定瓷应用,发展定瓷产业,用定瓷文化服务大众生活。”
【心声新愿】
第一,让非遗传承人走进校园,让学生从小形成对传统文化的记忆,产生更广泛的影响。第二,建议地方职业学校开设非遗相关产业课程,培养出的专项学生毕业后能够成为非遗行业的新鲜血液,提升我们整个队伍的文化素质和艺术修养。
短 评
传承与创新并重
杨 虎
定瓷的传承与发展既要坚守传统制瓷技艺,又要有创新精神,加大非遗产品创新力度,定瓷才能实现从收藏品功能向实用型物品转变。
庞永辉说,“在定瓷产品走向市场过程中,既要把刻花、剔花、印花等纯手工符号留下来,又要运用当前科学技术提升工艺,让定瓷文化自然而然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
古瓷,新韵。当前曲阳县依托定窑技艺,定瓷企业已达200余家,从业人员超过5000人,年产值2亿元。定瓷已经成为曲阳重要的经济产业和文化名片。
对于定瓷艺术的传承和发展,需要传承与创新并重。只有在传承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只有在创新的过程中延续传承,才能使定瓷艺术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