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7-20 09:41
▢雨林
初夏,荷叶田田,清新盎然,铺展无限绿色,荷花开始打苞,次第开花,风清雨润。正如宋代诗人孔平仲在《咏荷花》中赞道:“一花一叶自相连,待得花开叶已圆。应为施朱嫌太赤,故将嫩绿间婵娟。”莲荷出淤泥而不染,香远益清,自在从容,“以莲比德”是中国人“与天地合德”观念的践行,承载了数千年来中国人潜心追求的高洁入世、超凡出世的价值取向。莲荷写意,在文物中可以感知其清净高洁的文化气韵,赏玩之间,炎炎夏日可觅得别样清凉。
荷叶杯畅饮。清代犀角雕折枝荷叶形杯,高15.8厘米,口径最大处约19厘米。荷叶杯以一只犀牛整角雕成,杯身有流,作“一把莲”式,为一枝大荷叶,又镂雕数小枝盘旋环绕,并雕莲叶、莲蓬、莲花、花苞及一茎蓼草作为衬托。近口沿处雕一螃蟹,以螯剪荷茎,憨态可掬,饶有生趣。杯流稍高于杯口且微曲,使荷叶杯愈显纤秀,其中空与杯内空处相通,似乎暗合“心有灵犀”的诗意。此杯造型新颖,工艺精湛,其高明之处在于身与流并非粘接,而是先取犀角施以雕刻,再慢慢加热,使其弯曲加工而成,是清代犀角雕中的精品。
荷叶洗留香。清代玉把莲水虫荷叶洗,青玉材质,凝脂生辉,温润厚泽,凝蕴章华,抛光精到,包浆自然,为清宫旧藏。笔洗是为涮洗笔毫中余墨以保护笔毫的常备用具,可耐久用,晋唐时期就已使用。其造型多为敞口,或深或浅,以小而精致为美,材质各异,成为文房中最为重要的用具之一。这件笔洗为荷叶形,叶心下垂,叶边内卷,形成内凹的洗心,底部和叶边四周浮雕水草、荷花、小荷叶及蟹、螺、蛙等物相配,雕工精细,莲叶造型与其他附属纹饰相映成趣。与其他荷叶洗不同,此器以把莲为形制特点,碾琢的物象生动逼真且富于自然生趣,文玩中的小清新跃然案间,令人爱不释手。此荷叶洗整体雕饰流畅,工艺娴熟,是一件十分雅致的清代玉雕精品。
荷叶枕清凉。明代紫檀雕荷叶枕,蒸栗色,形似荷叶卷拢成椭圆形的包袱状。木枕以荷叶的叶茎为中心,断茎斜插入枕内,叶边翻卷成花瓣状,枕上镂一虫蚀小孔,正好供枕者侧卧时搁耳。枕上叶脉筋纹隐起,由茎部呈放射状伸延,枕面平润细腻。古有陶枕内可盛放香料或药袋,具醒脑之功。后又出现竹枕、木枕、瓷枕等不同材质的制品。这些枕或为空心实面,刻绘各样纹饰,或为镂空纹饰,这类制品延至明代。这件紫檀木枕形态别具一格,色泽深沉,风格纯朴,制作者采用圆雕、镂空及浅刻技法,以一茎叶边向上缩卷的荷叶为题材,叶片向上收拢,叶边内外翻卷,还有几处虫蛀后留下的斑痕,形态自然逼真。此枕系1972年由侯宝璋先生家属捐献给故宫博物院,为研究古代民间各种睡枕的艺术造型及作用提供了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