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要闻>

保定市英雄烈士事迹系列——王佳宾烈士事迹

来源:作者:时间:2024-09-13 11:14

缅怀英烈 致敬英雄

王佳宾烈士事迹

王佳宾(1911-1940),原名王炳耀,望都县庄里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1927年春,考入保定省立第二师范,当时二师是中共保属特委所在地,许多教师和学生是共产党员和同情革命的人士。王佳宾在学校进步思潮的影响下,追求革命真理,积极参加反对军阀内战、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东北、反对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反对学校及政府当局迫害学生的学潮运动,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2年7月6日,国民党反动当局制造了震惊全国的“二师惨案”,出动1500多人的兵力攻入学校,学校党组织负责人贾良图等8人当场牺牲,曹金月、王佳宾等40余人被捕。在法庭上,曹金月、王佳宾等人毫不畏惧、大义凛然,痛斥当局投敌媚外及镇压学生的罪行,表现了共产党人的崇高气节。两个月后,曹金月等4人遭敌枪杀,英勇就义,王佳宾等10人被判10年徒刑。

王佳宾被监禁在保定第四监狱,在狱中依然坚持斗争,他曾两次领导狱中难友绝食,其中一次绝食达6天之久,迫使狱方答应了停止虐待、允许看书阅报、改善伙食等条件。1936年,王佳宾经党的营救出狱,出狱后在家休养。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王佳宾未等身体恢复就要求工作。他找到河北省委宣传部长刘秀峰同志,经组织分配到晋察冀军区政治部工作,先后任军区十团总支部书记、政治部民运科长等职务。他作风朴实,经常深入基层与士兵和老百姓促膝谈心,讲话善于联系实际很受群众欢迎。

由于王佳宾在狱中严重损害了健康,出狱后工作任务繁重,常常废寝忘食,日久积劳成疾,后不得已在唐县山区休养。1940年逝世于史家佐,当时安葬于唐县军城晋察冀烈士陵园,新中国成立后迁到石家庄华北军区烈士陵园。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