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09-28 10:30
▢张天成
工作日上午,正在办公室忙得焦头烂额时,手机突然响了,是快递小哥打来的电话,告知有一个包裹需要签收。
“您的快递上标注的是易碎品,建议当面验货并签收一下。”听了快递小哥的话,我这才想起是网购的鱼缸到了。
眼下的情况可让我犯了难,单位离家有10多公里,稍后还有重要的会要开,实在难以分身,家里也没有其他人代收。正当我满脸愁容时,快递小哥的一句话提醒了我:“您看看有没有邻居能帮您核验签收一下。”
生活中我是个沉默寡言的人,是朋友眼里的“社恐”,平时最不喜欢主动与人打交道,更别提麻烦别人寻求帮助了。眼下实在没有好办法,我只能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战战兢兢地在小区业主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打扰了,请问哪位邻居在家?麻烦帮忙查收一件快递,谢谢啦。
消息发出去的一刻,我内心既矛盾又纠结,担心无人理睬会很尴尬。不到半分钟,微信群里突然有人@我:我今天正好在家,可以帮你代收一下。
看到消息,我的心情一下豁亮了。和邻居加了微信后,他很快便将开箱验收的图片拍给了我。短短几分钟,眼前的烦心事便迎刃而解。给别人添了麻烦,我心里很愧疚,编辑了很长一段话表示感谢,对方只回复了一句:都是邻居,举手之劳,以后免不了相互麻烦。
几天后,晚上我正在玩手机,微信突然弹出消息:嘿,哥们,你家能打印不?孩子明天要交作业,太晚了,打印店关门了,借个方便。我一看正是被我“麻烦”的那位邻居,于是赶忙接收文件,帮他打印好作业,送到了楼下。
一来二去的“相互麻烦”,我和这位素不相识的邻居慢慢熟络起来。接下来的日子,两人之间“相互麻烦”的事也越来越多:搭把手搬个东西,借个扳手、打气筒之类的小工具,帮忙签收快递……渐渐地,我俩成为了朋友,偶尔还会约着一块喝喝酒、聊聊天。
生活就是这么有趣,“相互麻烦”成就了一段邻里情。记得作家康妮说过:“很多人在搭建人脉上有一个误区,就是给别人添麻烦不好,但适度麻烦,才能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现在想来的确如此。
生活中我们总怕麻烦别人,父母从小就教育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要麻烦别人。经过身边这些小事,我才恍然明白,好的关系都是互相“麻烦”出来的,恰当而有分寸地“麻烦”别人和被别人“麻烦”,既能滋养关系又能增进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