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树高千丈不忘根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2-13 09:01

□张清山

我现年79岁,12岁时离开故乡,至今已67年。虽身居繁华都市,心却思念远方的故乡徐水。日久天长,莼鲈之思不仅从未淡却,而且愈发浓烈。

曾记得挎着小竹篮背着小箩筐去地里打猪草、挖野菜、捡麦穗、搂柴火、拾马粪、捉蚂蚱、逮蝈蝈、斗蛐蛐,和小伙伴在场院平地上弹球、踢毽、摔跤、凿杏核、跳房子、摔泥巴,夜晚和小伙伴捉迷藏、数星星……天真少年,无忧无虑。

曾记得跟随长兄在外求学,年年放寒暑假时,归心似箭的我为与父母团圆,饥困交加熬10多个小时的铁路里程,而后步行30里赶回村庄。假期里和生产队社员一起下地劳动,积肥、锄地、推水车、拔麦子、擗玉米、刨红薯,样样农活都干。开学返校时,妈妈送我至村口,母子难分难舍,离别的泪水模糊了双眼。

曾记得在职在岗时,每年借探亲假回乡看望父母,眼见年迈的父母身体一年不如一年而不能久陪,心里愧疚不已,后来父母离世后年年回家乡祭祀扫墓。直到退休后,时间充足,行动自由,所幸家乡尚有祖宅一处,方寸之地,几间平房,从此常回常住,和乡亲们常来常往,身心得到彻底解放。

每次离开喧嚣都市回老家,内心顿生一种平静的归属感,引发对自己成长历程的回顾和反思。回到家乡,我常围着村子转转、沿着街巷看看、挨家挨户串串,向年长者问问村史,和街坊邻居聊聊天,和童年发小叙叙旧,和亲戚朋友见见面,到父母坟前说说话。村子的变化,乡亲们的生活,父母的叮嘱,我时时关注,常常牵挂,牢牢铭记。家乡的田园风光、胡同街巷、河塘流水、乡土民俗、方言土语、粗茶淡饭,虽说不上多美,但我却珍爱有加,引以自豪。

中国有句老话,“树高千丈,叶落归根”。乡恋是人类共同的永恒的情感,故乡是祖辈繁衍生息的地方,是我童年快乐的天堂、老年心灵的归宿,那里有我无数珍贵的经历和美好的回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