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胃癌盯上年轻人?这份抗癌提示请收好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4-12-15 13:28

近期,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全国胃癌的年发病人数超过35万,位列所有恶性肿瘤第5位;死亡人数超过26万,位列恶性肿瘤第3位,年轻人发病呈上升趋势。哪些生活方式容易导致胃癌的发生?如何实现早筛早治?内镜治疗到底吓不吓人?近日,记者专门采访了相关专家。

饮食作息不规律

29岁胃癌晚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消化中心副主任医师邢洁表示,这些年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也在增强,胃肠镜检查越来越普及。同时,内镜诊疗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检出率在增加。“值得关注的是,胃癌发生确实出现年轻化趋势,许多人20多岁、30多岁就确诊胃癌晚期了。”

邢洁发现,在门诊中,这种年轻患者并不少见。回顾患者平日里的生活状态,存在不少危险因素:因为工作、生活压力大,一日三餐饮食总是不规律,而且进食速度很快;平时工作一忙就会点外卖,爱吃高油高盐高糖食物,新鲜水果蔬菜摄入较少;工作繁忙也影响了作息,熬夜、睡眠不足。

胃癌或与这些

不良生活习惯有关

一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很容易增加患胃癌的风险。从饮食习惯来说,高盐高油食物,以及腌制、烧烤类食物可能含有致癌物质,比如亚硝酸盐、多环芳烃等,这些物质会刺激胃黏膜。新鲜蔬菜水果中的抗氧化剂和维生素有助于保护胃黏膜,但摄入不足也可能增加胃癌风险。酒精、烟草中的尼古丁也会刺激胃黏膜,增加细胞癌变风险。另外,精神压力大、熬夜,则会影响胃酸分泌和胃黏膜修复,不利于胃部健康。

许多年轻人动不动就爱呼朋引伴,半夜出去喝酒撸串。其实,肉类食物经高温炙烤烹饪可能会产生致癌物质,如多环芳烃,这种物质会刺激胃黏膜,导致其损伤、炎症、溃疡。高盐食物会增加胃黏膜的氧化应激反应,导致细胞损伤、基因突变,都会增加患癌风险。幽门螺杆菌也是影响因素之一。

胃镜检查

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

胃镜检查是发现胃部病变的关键手段。“消化道是一个空腔脏器,常规的CT、B超等影像学手段诊断准确性不高,消化道早期病变多是通过内镜检查实现早发现。近年来,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发展,无论是检出诊断还是治疗都有了飞跃性的突破。内镜检查不仅能发现早期病变,而且通过一些放大内镜、超声内镜等手段,可以对病变的边界、性质、浸润深度做出判断,医生据此决策是否需要进行内镜下微创治疗。胃肠镜检查非常有必要。”

邢洁提醒,40岁以上人群定期做胃肠镜检查,如果第一次检查没有问题,检查间隔时间可适当延长。如果前期检查发现了问题,需根据病理结果和医嘱定期复查。     据人民网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