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作者:时间:2025-01-03 16:45
傅根深烈士事迹
傅根深(1904--1945),又名傅海龄,望亭乡固上村人,清苑县早期优秀共产党员,曾任中共长春地下党特支负责人、冀中军区四分区卫生部政委、吉长部队政委等职务。1945年在与土匪作战中英勇牺牲。
1926年,在土地革命斗争的大风暴中,还是学生的傅根深,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积极参加农民开展的反对苛捐杂税、向地主要求增加工钱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被迫流落外地谋生。1929年,受党组织派遣,到东北长春从事地下革命工作。他以吉林第二监狱看守等身份为掩护,秘密从事革命活动。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傅根深所在的中共长春特支立即提出“没收敌人武装, 拿起刀斧、梭镖、单枪,动员和组织群众起来抗日”的口号,组织和领导了长春市及周围地区的抗日斗争。1932 年伪“满洲国”在长春成立后,日军疯狂的逮捕和杀害积极参加抗日救国活动的共产党员和仁人志士。为了加强斗争,长春特支设立了由刘作恒、唐吉昆和傅根深三人组成的干事会,积极组织广大工人和市民同日伪军进行斗争。同年6月,组织了由4000多名工人参加的同盟大罢工。7月,又组织了1000多名建筑工人进行大罢工,从而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反动气焰。同时,刘作恒和傅根深在吉林第二监狱组织了互济会,巧妙地领导狱中的犯人开展要求改善伙食、增加放风时间、改善医疗卫生条件的斗争,都取得了胜利。1933 年冬,因满洲省委遭到敌人破坏,特支书记刘作恒等人被迫撤离长春,傅根深被任命为特支书记,继续坚持斗争。他重新整顿党组织,有计划地在市郊建立了一批联络点和工作基地,并派人打入伪满洲国“劳工协会”, 为从事隐蔽斗争创造了更方便的条件。1936年,他的革命活动引起敌人怀疑,将他秘密逮捕。在狱中,他坚贞不屈,在敌人的严刑拷打下没有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后来,在党组织营救下,他机智的逃出了敌人的魔窟,因在东北无法继续立足,便返回家乡继续从事革命活动。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大举侵略中国。傅根深按照党的指示,组织动员了10多名青壮年参加了河北游击军,他任河北游击军第四路军第一大队中队指导员,领导队员积极开展破袭战、割电线、毁公路等活动,并机智地袭击了日军小股骑兵部队。战斗中打死日军2名,活捉1名,缴获四匹日军洋马,大大鼓舞了当地军民抗战士气。1938年5月,傅根深升任八路军三纵队第十支队独立团三营教导员。同年10月,升任八路军冀中军区第四分区卫生部政委。1938年底,为加强东北地区反满抗日斗争的领导,傅根深被抽调到抗大二分校学习。毕业后被调到晋察冀东北工作委员会受训。1943年春,他再次被党组织派遣到长春从事革命工作。他按照“建立阵地、积蓄力量、等待时机、配合反攻”的上级指示精神,先后以车站脚夫、装卸工人、更夫等公开身份为掩护,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团结了一大批工人,并先后发展了杨乃山、张玉安、孙运清等10余名党员,从而壮大了党组织,为进一步开展斗争创造了条件。1944 年,他奉命返回冀中,向晋察冀东北工作委员会负责人汇报工作。上级对他建立阵地、积蓄力量等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派人协助他重返长春,继续开展对敌斗争。
1945年5月,傅根深从报纸上了解到德国投降的消息后,认识到日本的统治也不会长了,立即组织党员深入长春郊区,开展宣传工作,以团结更多的工人和市民。8月14日,日本天皇宣布投降后他指示党员和干部迅速行动起来,集中主要精力抓枪杆子,建立人民武装。1945年9月,中共长春市委成立后,作为市委委员的傅根深奉命组建武装部队。他立即在长春市郊设立动员点,动员群众参军,并筹集到一部分枪支弹药,组织了1000 多人参加的“人民自卫军”,分编为7个连队,刘建民任司令员,傅根深为政委。陈云同志到长春后,立即对这项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同时将这支部队命名为东北人民自治军吉长地区部队。部队开到长春西南开源堡一带整训,建立起各级党组织,积极开展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为策应八路军从关内到东北,部队开到双城堡一带驻扎,并从日军仓库中获得大批枪支弹药,为八路军保存了大批军械和军需物资。其中有1000多挺机枪,1000多支步枪,大批弹药和被服。按照陈云“远离城市、建立根据地,把农民发动起来,壮大这支部队”的指示,吉长部队又挺进长春西北地区,清匪反霸,发动群众,建立人民政权,壮大队伍。不到三个月,部队发展到31个连,4000余人,成为我党的一支重要武装,为解放长春广大地区做出了巨大贡献。
1945年10月,傅根深在带领部队增援时,不幸中敌人埋伏,在指挥作战中英勇牺牲,将自己的一腔热血洒在东北的土地上,时年仅41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