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1-10 08:48
□耿凤忠
我幼时生活在一个小山村,村子的北、南、西三面被大山环绕。村北的山比较平缓,南面和西面的山是直上直下的悬崖峭壁。山上被原始森林覆盖,村庄正前方山顶上长着两棵参天大树——松树。
两棵松树生长在同一座山头的悬崖上,相距约有四五百米。松树的直径约两米五,周长8米多,树干高近七八十米,树冠延伸的面积方圆60多平方米。从院子里举目远眺,大约1000多米就能看到这两棵松树,在这群山环抱、繁盛茂密的森林中非常引人注目。
多少年来,我一直想为这两棵松树写点什么,但每当拿起笔来又不知从何说起。征询村里的长辈,探究这两棵松树的生长经历,都没有寻找出理想的答案。这样一来,说是给两棵松树作“传”吧,又不知道它们何时生长,不知道它们在成长过程中发生过哪些“惊天动地”的事件,所以一直无从下笔。
话说回来,作“传”一般是为人而作,为两棵松树而作似乎有点牵强。但上千年来,这两棵树与乡亲们同呼吸共命运,已有了“灵气”,将村民的喜怒哀乐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山里人,所以现在想来,为其作传也只能是写点零星碎片,以此作为心灵安慰。
相传,这两棵松树年代久远,到底生长了多少年?也无籍可考。我十几岁时曾经问过一位当时98岁的老爷爷,从他记事起这两棵松树就是这个样子,他听他爷爷说他的爷爷在世时这两棵松树就是这个样子。村里流传着一句口头禅:“先有两棵松,后有龙王沟(村)”。后来我又问过村里有文化的一位老人,他太爷爷是清朝嘉庆年间的秀才,他听老辈人说起过有关这两棵松树的两个传说。
一是说当年人间连年干旱,5年没下一滴雨,寸草不生,众多百姓因饥饿而死。玉皇大帝得知后很是愤怒,严厉批评了小白龙,责令他率领天庭有关官员,带着雨布,带着粮食种子,在春天三月下凡,了解人间疾苦,及时布施春风细雨,播撒种子,待挽救人间生命后再回天庭。小白龙被各路天神指责,无地自容,深感罪过之大,让随从备足了粮种,还带了树木种子,来到人间。这两棵松树就是当初小白龙带来种在山崖上的。
二是说当年王母娘娘在天宫招待各路神仙,因忘记请孙大圣,大圣恼羞成怒,偷吃了仙桃,毁了桃园,王母娘娘状告到玉皇大帝那里,玉皇大帝一怒之下将孙大圣贬出天宫。大圣离开天宫时,除偷了王母娘娘的仙桃种子,还顺手拿了两粒松树种子,种在花果山上。这两棵松树就成了这里的树王,震慑一方,并看管众猴。
我曾拜托这位老人给找相关记载,听说他用了几天时间翻箱倒柜,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查到。
这只是传说,但也确实可知这两棵松树树龄很长,是村民心目中的树王。我记得小时候在生产队开大会时听大队干部说:“咱们村前的两棵松树就是两面镜子,大家要经常照照。”的确,这两棵松树见证了一代代勤劳、淳朴、善良的村民们安居乐业,将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每当村民们上山种地砍柴走到两棵松树附近时,都会在那儿稍事歇息,背靠着松树抽袋旱烟,或蹲坐在一旁的岩石上俯瞰全村风貌,是那么悠闲惬意,有些有文化的村民还会谈论起这两棵松树的悠久历史和有趣故事。偶尔也有捣蛋的半大孩子用斧子在树根部砍上几下,比试斧子的锋利程度,被大家阻止,长年累月,两棵松树的根部也落下了不同程度的疤痕。
时至今日,这两棵古老的松树仍是村子的象征,树干依旧笔直挺拔,树冠宽大舒展。它们历经酷暑严寒,傲然屹立在悬崖峭壁上,为山村带来了安宁与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