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15 11:01
▢彭宝珠
在收藏的世界里,每一件藏品都仿佛历史的瞬间被镌刻,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韵味。正值蛇年,我不禁联想到动画片中蛇精所持的神秘法宝——如意。在现实生活中,我也有幸品赏到各地博物馆珍藏的如意,这些巧夺天工的展品令人印象深刻。
如意是源自古代笏和搔杖的物品,不仅具有实用功能,更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柄端形似手指,有“手所不能至,搔之可如意”的寓意,象征着顺心如意。汉晋时期,如意被称为“握君”或“谈柄”,深受文人雅士的喜爱,是佐清谈、助舞兴、示高逸乃至防身之物,至明清时期更是成为庆典中的重要礼品。精美的如意常被贡入皇宫,摆放在宝座、卧榻、案头等处,彰显着皇家的尊贵。
如意种类繁多,制作工艺复杂精细,有珐琅如意、木镶嵌如意、天然木如意等多种类型。这些如意上常雕刻有龙纹,并镶嵌有碧玺、松石、宝石等珍贵材料,使其更加华美绚丽。如意凭其独特的造型设计和丰富的寓意深受人们喜爱。
清代黄杨木嵌金蝠珠石如意是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这件艺术品长达49厘米,以温暖的鹅黄色为主调,形态优雅流畅。其柄部为手工镂雕,化为缠绕的枝干,精致而奇巧。如意头部镶嵌着粉色碧玺花、碧玉叶及白玉果,构成一幅生机勃勃的桃枝图。尤为引人注目的是点缀其间的5只金蝙蝠,身体用红宝石或大珍珠构成,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寓意福气,五蝠齐现,象征“天赐五福”——长寿、富贵、康宁、好德、善终,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无限憧憬。
河南博物院藏有一件清代碧玉透雕如意,堪为工艺与美学融合的典范,生动诠释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此如意长约44厘米,整体由一整块质地纯净、色泽温润的碧玉精心雕琢而成。其形略长,柄微弯,两端轻扬,通身透雕成灵芝纹,头部雕作灵芝状,弯曲回望,姿态华美绝伦。此如意设计精巧,雕工逼真,首尾呼应,既保留了翠玉的自然韵味,又将灵芝长寿的吉祥寓意展现得淋漓尽致,雅致非凡。它将玉石的坚韧之美与如意的祥瑞之意完美融合,铸就了一件独具中国特色的艺术珍品。
工匠们独具匠心,巧妙地将瓶子与如意搭配,象征“平安如意”;百合、柿子与如意结合,寓意“百事称心如意”;鲇鱼与如意相配,传达出“年年(鲶)顺心如意”的美好愿望。这些创意组合不仅使如意造型更显和谐,更添一份祥和之意。如意上的心形、灵芝形、祥云形等经典图案也被广泛提炼并应用于绘画、建筑、家具、服饰等领域,成为文化符号。它们不仅美观,更寄托了人们对吉祥如意、事事顺心的美好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