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百家菜”里情意长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15 11:02

▢马跃峰

去年夏秋一个周末的早上,我和妻子驱车回老家去看望父母。推开那扇熟悉的大门,看到院里的蔬菜大多已被长势旺盛的白菜所替代,它们就像一群生机勃勃的孩子,挤挤挨挨地站在菜地里。白菜的外围零散地种着些葱和香菜,葱的叶子细长而翠绿,香菜散发着独特的清香。

娘看到我们,笑着说:“提前不知道你们回来。你建坤婶子说你们回来了去她家摘几根丝瓜。”娘随后还特意强调人家都说了好几回了。我们和娘唠了会儿家常,便决定去她家转转。

我叫了声婶子,她那洪亮的声音立刻从屋里传出,马上迎了上来。院里干净整洁,让人眼前一亮,丝瓜架是用铁丝把粗细均匀的木棍捆绑串联起来,稳稳地搭建而成,上面爬满了丝瓜藤。有七八个丝瓜可以摘了,有的垂在架子边缘,有的藏在叶子后面。顺着架子只寻到一棵丝瓜粗壮的根深深地扎在土里,正应了那句话——少种丝瓜多搭架。婶子边摘边说:“今年已经摘了100多个了,说起来这还是你少敏嫂子给的籽种呢。”说话间她挑了最好的摘下来四五个。我不好意思拿那么多,她却嗔怪着直往我手里塞:“拿着,谁家的菜能种多少种啊?都相互串换着吃。丝瓜水分大,现摘的新鲜。”

刚从婶子家出来就在胡同里碰上了老胖爷。看到我们,他不由分说地引着往他家走。他家院里也种满了蔬菜,苦瓜的藤蔓顺着架子爬,辣椒红的像火,绿的像玉……他给我们摘了好多菜,还说绝对是绿色的,他的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吃过午饭,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屋里,娘招呼我去厢房。看到地上放着邻居们给的白萝卜、南瓜等。娘把这些都装上,让我带回去。

我们满载而归,回城路上我思绪万千。都说在困难时期孩子们是吃“百家饭”长大的,我虽在城里这么多年,但因为父母在老家,也有着乡邻和伙伴间的牵绊,一直吃着“百家菜”。

东家给几棵葱,那葱可能是早上刚从地里拔出来的;西家送一挂蒜,虽个头不大却辣味十足……如此自家的厨房就丰富起来,呈现出五彩斑斓的景象,自家有“余粮”亦会转手相赠。生活因此而丰盈起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亲密融洽。有时借送菜的工夫,大家坐在院子里,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下,聊聊家长里短。有时生活工作压力大,把不快和烦恼倾诉一下,紧皱的眉头会渐渐舒展开来。

邻里间串换的“百家菜”既是增进感情的助推剂,也是互帮互助美好传统的延续和传递。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