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记者走基层 | 金融赋能“育”金果

来源:作者:时间:2025-02-16 08:44

□保定日报记者 王 威

2月13日,曲阳县北平乐村村民郑军坡趁晴好天气,忙着查看苹果树长势。“好日子可都指望着它们呢!”拾掇起果树来,郑军坡没有一丁点儿马虎,也不惜力气。

今年55岁的郑军坡,脑瓜儿活,也爱琢磨事,被四邻八村乡亲们亲切地称为“能人老郑”。

“去年卖苹果的收入怎么样?”果园里,在记者的一番追问下,老郑有点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嘿嘿一笑:“每亩地毛收入能有2万元,总体不错,这和农行的支持分不开!”

要说起老郑和农行保定曲阳支行的缘分,得从2014年开始,那时他的果园经营刚刚起步。

在一次和村干部聊天时,老郑了解到农行的惠农政策,随即与支行取得联系。银行信贷人员第一时间上门考察,经过对信贷信用资质“望闻问切”,履行相关审批手续,用最短的时间将30万元贷款发放到老郑的账户。

资金到位,激动之余,身为种植技术上“小白”的老郑内心又非常忐忑,也带着些许焦虑。

帮人帮到底。农行保定曲阳支行向曲阳县农业农村局寻求帮助。了解到老郑的情况,该县农业农村局开始为其提供专业的种植技术支持。“从剪枝到授粉以及如何施肥,都手把手地教。”老郑说,隔三岔五就有农业技术专家来地头“讲经”,他心里也变得踏实起来。

2015年,果树挂果,很快见效益,当年年底老郑就还清了贷款。

2016年,老郑经营的果园初具规模,他也顺势成立合作社。可由于缺乏资金,导致种植规模不大,收益一直不太理想。“我也想再扩大规模,可手头没有那么多钱。”老郑一边剪枝,一边回忆当时的情景。正在他又陷入发展“瓶颈”时,农行保定曲阳支行再次出手,为其提供45万元惠农e贷。

“不搞粗放经营,要走绿色、高效的种植路子。”爱琢磨的老郑敢为人先,尝试采用无公害管理模式和节水灌溉系统、病虫害专家诊断系统、营养专家诊断施肥等先进管理和技术,让种植效益提高了25%以上。3年后,老郑又将贷款还清。

尝到了甜头,2023年12月,他再次申请贷款,农行保定曲阳支行知根知底也爽快,再度投放30万元惠农e贷。有金融“活水”不断“润泽”,老郑现在的种植规模已达到60余亩。

“销路根本不用愁。”据老郑讲,他种出的苹果色泽鲜艳、汁水丰富、脆甜可口,客户纷纷上门采购,最远的还有石家庄的客户,最贵的时候曾卖到16元一公斤。“金字招牌打出去了,大家伙都认可我。”说这话时,老郑黝黑的脸上满是自豪。

“有农行做后盾,再加上国家现在的政策这么好,新的一年我得加油干!”剪枝休息间隙,老郑回头看了一眼身后的果林,向记者透露出心中的打算,“提高果子品质,做好直播带货,搞采摘体验游,咱得为乡村振兴做点儿事。”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