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精描细绘岁月静好

——读汪曾祺散文集《三餐烟火暖 四季皆安然》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20 09:21

□刘昌宇

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大千世界,每个人都以各自的方式畅享着生活的欢愉。细细品咂那些寻常的日子,在岁月的长河中总能找到许多小幸福和小欢喜。文学大师汪曾祺在他的散文集《三餐烟火暖 四季皆安然》(四川人民出版社2024年12月出版)中把书写的镜头聚焦于市井,开掘出寻常生活中不寻常的意义,从他温馨而又恬淡的文字里,我们可以体会到世间的温暖与安然。

汪曾祺是享誉海内外的文学巨匠,他的散文写作自成一家,风格独异。书中,他写自然物候,不单单写景色的秀美,还在突出四季流转中着重把人类的一些相关活动纳入笔下,予以展现。比如,他写葡萄的繁衍、培植与生长,就不厌其烦地提到人类为葡萄的丰产在育苗、修枝、剪条上所付出的辛勤劳动。精简的句子加上口语化的用词,以极具代入感的描写把四时光景与诸色人等都摹写得鲜活生动,令人过目不忘。人与景的巧妙融合也突出体现出世界的和谐与美好。

现实生活中,汪曾祺既是妙笔生花的文学家也是品位独特的美食家。在他的笔下,一粥一饭、一菜一蔬,既暖心又养颜,从内至外无不透着蓬勃生机。这些美食做工精细,口味鲜香,既是一个地方的标识,也是百姓烟火生活的写照。汪曾祺以其敏锐的眼光洞悉芸芸众生餐桌上的变迁,从他们的一饮一食中找到了大众快乐生活的源泉。书中,他写南北饮食的差异,从食材的取舍到具体的烹饪方法,从口味的浓淡到迥然各异的吃法,不疾不徐,娓娓道来。有场景,有细节,有锅碗瓢盆激情碰撞的声响,有香脆食物滑入口中细细咀嚼的清音。透过他的妙笔,北方人的豪放不羁、南方人的温文尔雅一并跃于眼前。民以食为天,天大地大,解决了温饱,就有了快乐的资本,这样有滋有味的生活又有谁不爱呢?汪曾祺的描写让我们体会到了美食的莫大魅力。

难怪许多人都钟爱汪曾祺的散文,因为它淡泊平和,自然温馨,简静中自带一种清趣,这得益于汪曾祺师从沈从文的教诲。当年在西南联大,沈从文讲述文学创作时提出了一种“贴着人物写”的文学观,听完此课的汪曾祺深受启发。而今,在品读《三餐烟火暖 四季皆安然》这本书时,就能清晰地感受到这种创作手法已被汪曾祺运用得炉火纯青。书中,无论是回忆闻一多先生给师生们上课的情景,抑或记录他自己与父亲和谐相处的点点滴滴,汪曾祺自始至终都能贴着人物落笔,这就使得他笔下的每个角色都鲜明独特,不可替代。

汪曾祺深入社会各界的寻常生活,操着与他们一样的语言,与他们平等相待,体味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同身受,并以悲悯的情怀道出他们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读者常在不经意间被他笔端的人物惊心、感动,从而深深地体会到现实的安稳是有太多的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那些平凡的劳动者是最值得我们称颂的人。

徜徉在《三餐烟火暖 四季皆安然》的情致意境中,深为汪曾祺观察生活之细、体察世情之准而叹服。春天的花,夏天的云,秋天的树,冬天的雪,相映成趣,呈现出美不胜收的四时风景。人间烟火点亮了生活,更点亮了人们的内心。汪曾祺以其波澜不惊的笔法精描细绘出岁月的静好,让我们看到平淡之中深蕴的美丽。

当我们还在为生活的单调乏味惆怅不已时,不妨打开汪曾祺的这本散文集,细细赏鉴他所描画的人间盛景。你会发觉,一苦一甜是滋味,一朝一夕是日子。一喜一忧是生活,一起一落是人生。多一点随遇而安,多一点淡定安然,我们看到的终将是春回大地、柳暗花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