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2-22 09:20
▢焦建民
近日收拾书橱,无意间发现一个厚厚的大信封,掏出来一看,原来都是过去和朋友、家人的书信来往,不由得抽出几封阅读,顿时有一种温暖袭上心头。
那些年,书信是人们惯用的一种信息、情感交流方式。在外工作,想家时就有一种写信的冲动。夜深人静的时候,铺开信纸,心中便涌出许多话语,但又不知从何下笔,最后也就是些报平安和问候的话语,一页信纸没有写完,该说的话就已经收尾了,自己都觉得很枯燥。但又想,写得太多了反而叫父母担心。其实,父母能看到我的信一定很高兴,他们放心了,信的使命也就实现了。其实想来,父母的来信何尝不是如此,每次都是那么几句嘱咐的话语,但从来没觉得单调过,而是反复读上几遍,一阵阵暖意在心头翻涌。每次信发出去后就盼着父母的回信,那种期盼时时让人心焦。其实,即使父母有信来也得一周之后,可就是忍不住,每天下班或是上班时总是要去传达室问问,传达室师傅远远看到我走过去,就会笑着打招呼:“有了你的信我就给你送过去。”弄得我反而有些不好意思。
曾经和自己一起工作、学习、战斗过的同事、同学和战友,分别之后时时想起,就想给他们写封信,聊聊思念之情,回忆一下当年的美好时光。写到情深处,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当年的情景,那么清晰,那么真切,心中不由得荡起阵阵涟漪,温暖许久。此外还要介绍一下自己当前的工作状况,取得的成绩,遇到的挫折,都会毫无遮掩,坦诚相告。
想起当年搞对象时不禁哑然失笑。那时我在部队,她和我是同乡,经人介绍后,我们的书信来往便成了恋爱时的常态。这些信也可称为情书,写起来总有一种幸福的感觉,正因如此,格外专注,格外用心,也便有了难度。有时一封信往往写上一两天,字斟句酌。有时为了防止写错字或用错成语,还要搬出字典来,查证后方才下笔,以防闹出笑话,为爱情留下阴影。现在想来,那根本不是写信,简直是在写散文,通篇不但文辞华丽,而且多是诗的语言,写好后还要反复阅读,甚至重新誊写一遍。信发出后还在考虑有什么地方不妥,在纠结和期盼中等待远方的来信。
那一日,我看见连部通讯员从远处走来,身边有几个战士。一看他们的眼神,我不由得心中一动,莫不是……正自猜测,他们已走近身旁,忽地从身后拿出一封信来,高举着说:“谁来的?是不是……”他们不说出来,我的心却一阵狂跳,脸也一下子火辣起来。他们簇拥着我走进宿舍,起哄说要打开看。我强装镇静说:“打开吧,不就是一封信吗!”我自己打开了信,他们逼着让我念,无奈,我只好结结巴巴地念了几句,嗓子却像塞了棉团,不住地咳嗽,头上早已沁出汗来。我正担心着如何收场,还好,此时班长出来解围,他很“严肃”地说:“不要闹了,赶快准备一下,要训练了。”
那晚我在桌前又开始回信了,把我遇到的窘状毫无保留地写了进去,脸一时又微微发热。我猜想,她接到这封信时会不会和我一样脸红、心跳?
如今,手机在手,一切搞定,不仅可以通话,还有视频、留言,而且不限时间地点,方便至极。然而,写信的慢时光依然让人怀念,有一种别样的感受在心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