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2-26 09:27
□保定日报评论员
东风吹来满眼春,潮起正是扬帆时。2014年2月26日,春寒料峭,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这是载入史册的一刻: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重大国家战略。
激情澎湃的协同篇章,雄浑落笔,一鼓作气。一场亿万人参与的伟大实践,就此开启,笃行向前。
“京津冀地缘相接、人缘相亲,地域一体、文化一脉,历史渊源深厚、交往半径相宜,完全能够相互融合、协同发展。”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提出11年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指明前进方向、提供根本遵循,推动这一重大国家战略不断向纵深推进。
高山之巅,方见大河奔涌;群峰之上,更觉长风浩荡。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大决策部署,保定牢牢牵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紧扣“服务首都、对接京津、联动雄安”定位,持续抓好联通京雄保的产业廊道,服务保障雄安新区建设,全力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新格局,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向广度和深度拓展。
从谋篇布局的“大写意”到精耕细作的“工笔画”,京津冀三地勠力同心,奋楫笃行,京畿大地发生着深刻变化。
11年来,创新要素蓄力增效,发展之势薄发如虹。京津冀区域经济总量连跨6个万亿元台阶。2024年区域经济总量达到11.5万亿元,按现价计算,是2013年的2.1倍。其中,保定经济总量再创新高,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0%、全省第二,高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总量达到4773.3亿元(含定州),自2003年之后时隔20余年重返全省第三的重要位置。上紧“发条”,开足“马力”,三地共建的“六链五群”建设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优质资源加快汇集,形成实干有为的“加速度”。
11年来,产业高地飞速崛起,协同之效开拓新局。保定精准定位、重点联动,积极承接京津疏解转移项目,一个个产业项目在“迁徙”中重塑生产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京津冀轨道线路持续打通,京津冀核心区基本形成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京津保合作项目全面开花,科技成果高效转化落地,科技、人才、创新等优势资源和要素在京津冀有序流动;京津冀政务事项“跨省通办”,服务共融,司法协作、应急救援、市场监管、产业发展联动机制进一步完善。
11年来,民生福祉持续增进,幸福之城宜业宜居。公共服务共建共享,跨城联动,优质医疗服务辐射人群不断拓展,先进教育资源惠及范围无限拓宽;养老康养产业升温,生态环境协同治理,携手发力“天常蓝”;保定文旅接连“破圈”,进一步叫响“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文旅品牌;京津冀三地首次同办春晚,点亮“春天花会开 幸福向未来”主题……京津冀协同发展释放出巨大的民生红利,让发展成果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更强幸福感。
十一载日夜兼程,九万里风鹏正举。又是一个早春时节,我们依旧以奔跑的姿态,在高质量协同发展道路上不断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再次回望来程,不禁更加心潮澎湃、壮志满怀。
京津冀协同发展,立足21.6万平方公里的区域,眺望着960多万平方公里的激荡浪潮。这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改革,收获的丰硕成果,积累的宝贵经验,不只造福京津冀,也正在为全国各地深刻把握区域协调发展内在规律,提供着有益启示。一个新时代改革开放前沿、高质量发展样板,欣欣向荣、拔节生长。
人到半山不停步,船到中流当奋楫。对标“努力使京津冀成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先行区、示范区”的更高要求,今天的我们,深知方向笃定、前路仍长。滚滚时代洪流中,你我不是协同发展的看客,而是身在其中的主角;手捧实打实、沉甸甸的成绩单,我们继续向前的每一步,都将是对智慧担当与耐心恒心的考验。
志之所趋,无远弗届,穷山距海,不能限也。广袤的京畿大地春潮涌动,协同追梦的保定以蕴含巨大能量的凝聚力创新力执行力,再接再厉、笃行不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画笔,正在描绘更加雄阔壮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