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文旅新闻>

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3-12 11:26

市民们享受放风筝的欢乐和惬意。  刘向真 摄

□保定晚报记者 刘向真

春三月,正是放风筝的好时节。

春风起,天空也变得热闹起来,各式各样的风筝在蓝天中翩翩起舞——市民们纷纷走出家门来到公园或广场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体验放风筝带来的欢乐与惬意。

1日上午,在人民广场,记者看到许多孩子在家长的陪同下放着风筝。这些风筝或大或小、形态各异,有经典的燕子、老鹰等样式,也有卡通人物、飞机造型等。孩子们兴奋地拉着风筝线奔跑,脸上洋溢着纯真的笑容,家长则在一边时不时指导着技巧。“春天放风筝,感觉特别放松,心情也格外舒畅。”一位家长张先生表示,放一放风筝,既让孩子感受一下欢乐美好,又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

放风筝的人群中,还有不少风筝爱好者。市民刘女士的哪吒风筝格外吸引大家的目光。“随着电影的火爆,哪吒形象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刘女士分享道,“在网上看到有哪吒样式的风筝可太喜欢了,毫不犹豫地买下来,刚拿到就迫不及待来放起来了。”

还有更“专业”的爱好者们,将风筝放得极高极远。几人显得游刃有余,边拉着风筝线边相互交流心得,分享放风筝的经验。其中的王泽希认真聆听着前辈指点的技巧,他自称是“风筝重度爱好者”,平时网络上关注最多的就是风筝,一有机会更是要出门与同好者们学习交流,“风筝要放得好,真是处处是学问,我还差得远呢。”他自我调侃着,“每学来一个技巧都觉得自己赚到了,成就感十足。”

广场中心,两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因与众不同的放风筝动作引起记者的注意。他们放的风筝,留在手里的线只有三四米长,一个小鹰样式、一个战机样式的两个风筝上下盘旋,老人则随着风筝的滑翔不断转动身体。“与其说是放风筝,不如说这是在耍风筝。”“遛鹰”的老人陈少忠告诉记者,手中的风筝叫盘旋风筝,是自己做的。这种风筝耍起来很考验技巧,眼睛要一直盯着鹰头,手来控制飞行速度,脚步来控制身体节奏。“这不,刚耍一会儿就出了一身汗,非常锻炼身体。”陈老自12岁起开始玩风筝,到如今已经玩了七十多年,“只要天气允许,一年四季每天都来放风筝或耍风筝。他带来的还有几十个风筝,鹰的、燕的、游隼的、信天翁的……个个栩栩如生,既能低盘,也能放飞到三四百米高空甚至有的能达千米。

他的老伙计白老耍的是战机模型的风筝。“我把买来的战机模型玩具拆开,只留下外壳,再经过调整后一次次试飞,才有这么一台翱翔的飞机。”白老说,手中的每一个风筝,都经过了上百次的调整,“现在拿过一个风筝放两下,就能熟练地知道哪里有偏差,怎么去改进。”

天空之下,每一个风筝都承载着市民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也彰显了保定这座城市独特的文化魅力和人文情怀。带上风筝,走出家门,来感受感受春天的气息,同时体验下“静等清风起,扶摇上碧空”的乐趣吧。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