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钟鼓楼>

让“救命神器”AED成为体育场馆标配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3-12 11:57

□叶金福

今年1月1日起,上海要求公共体育场馆配备AED。此前,广州、杭州、成都、深圳等城市也推动公共运动场馆配备AED。据了解,为保障“黄金4分钟”,AED已成多地体育场馆标配。

眼下,随着全民健身意识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人选择到体育场馆锻炼健身。一些体育场馆为了迎合健身者需求,配置了各种各样的体育健身器材。但令人遗憾的是,不少体育场馆未配置“救命神器”AED。

AED是有效抢救心脏骤停者的一种仪器。心脏骤停者的抢救,最重要的是在“黄金4分钟”内,通过心肺复苏术和电击除颤,使心脏恢复正常运作。之后,救治每延迟1分钟,患者的死亡概率将提高7%-10%,若患者在倒地10分钟内得不到有效救治,生还概率将十分渺茫。据报道,近年来,健身者在体育场馆健身过程中,因突发心梗、脑梗等引发猝死事件时有发生。可见,体育场馆配置AED十分必要。

笔者以为,让AED成为体育场馆标配,还需多方发力。体育场馆经营者应树立“健康第一,安全至上”的经营意识,配置一些“救命神器”AED,同时还要培训一批会用、能用AED的专业人员。监管部门应加强监督管理,督促体育场馆、健身场所主动配备基本的AED、急救药品等,做好应急救护准备。媒体要加强宣传,提高经营者和运动者安全意识。当然,防范健身猝死不能仅靠“救命神器”AED,还需健身者切实加强自我保护,在参加健身运动之前,多了解一些运动风险,做好必要的防护工作,避免因剧烈运动而导致心梗、脑梗等疾病突发。

希望体育场馆经营者、市场监管部门和体育主管部门形成合力,为体育运动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运动环境,把AED当成体育场馆的标配,为运动消费者生命安全护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