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3-13 08:07
□保定晚报记者 刘澜 霍若雯 通讯员 王智利
“作为一名教师和女性科技工作者,我感到非常骄傲,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女性在新时代科技创新中勇于担当,敢于作为。”河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河北大学厚德创客团队负责人刘秀玲这样说。
2月28日,在全国妇联举行的纪念“三八”国际妇女节暨表彰大会上,河北大学厚德创客团队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其在医工交叉领域科研创新、科普育人、成果转化的卓越表现和突出贡献得到国家和社会认可。
创新是发展的核心。
2010年,河北大学医工交叉研究中心成立,聚焦推动医科与工科、理科等多学科交叉融通,布局“新工科”建设,深耕人工智能、大数据、智慧医疗等前沿交叉领域。
在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医工交叉团队围绕心脑血管疾病智能诊断、脑机智能与康复研究、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等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致力于推动医工交叉学科创新发展、加快高水平复合型人才培养、促进产业升级和科研成果转化。
在此基础上,2015年,河北大学成立厚德创客空间,这也是科技部在河北省批准建设的第一批国家级众创空间。
“我们依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以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为主要平台,将科研方向定位于人工智能技术与医学相结合,着力解决医学前沿的科学问题。”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副教授、河北省数字医疗工程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创客空间核心成员熊鹏介绍,“这是一种专注于培育大学生创客的新模式,让他们载着创业创新的梦想起航,做新时代的追梦人。”
发展过程中,团队的研究方向愈发特色鲜明,取得众多科研突破——
在心血管疾病智能诊断方向,通过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算法,提高了心血管疾病早期诊断的准确率;
在脑机智能与康复研究领域,不断优化技术,为精神障碍患者提供创新性的诊疗方案;
在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的研发中,从用户需求出发,精心设计,让设备更加便携、精准;
……
如今,团队已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全覆盖,获批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军委科技委创新专项等各级各类科研课题30余项。
坚持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并重,团队致力于将研究成果应用于提高医院诊疗智能化水平。
“使用智能体检信息管理系统,不管是化验还是B超,各个科室的相关信息,只需轻轻点击就能即时分享到总检,还可以进行智能化分析,高效又准确。”在河北大学附属医院体检中心,一位工作人员介绍说。
五年来,智能体检信息管理系统、智能健康管理平台等系统已经应用于14家专业医疗机构,服务人群超过100万人次。
同时,团队积极将前沿科技与相关产业结合,赋能多系列产品优化升级,实现了“专家级”辅助诊断,促进医疗设备智能化升级和国产替代,相关产品服务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等千余家三甲医院、县域城乡基层医院,同时远销海外,为全球客户呈现优质医疗设备的中国方案。相关研究成果分别在2017年、2021年两次荣获河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3年荣获中国自动化学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成绩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熊鹏说,大家常常为了一个实验数据反复论证,为了一个技术难题彻夜研讨,“这种创新创业精神的背后,是新时代女性的家国情怀和社会担当。”
科研创新,科普为民。
2016年,河北省电子信息与智能制造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两协同”“四联动”“七位一体”的科普实践育人体系也逐渐确立。2024年,团队开展科普研学、科普共建、科普企业行、科普家乡行、科普开放日等系列活动30余场,受众8000余人次,获批“2024年度河北省优秀科技志愿服务活动”,基地也被河北省妇联评为“巾帼科普教育基地”。
26位成员中有17位女性——厚德创客团队培养出了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和全国巾帼建功标兵,河北省特殊津贴专家、河北省杰出青年、“三三三人才工程”第一层次人选、河北省巾帼建功标兵等多位杰出女性科技工作者。
“荣获‘全国巾帼文明岗’称号,是对团队过往努力与成绩的高度认可。”刘秀玲说,“我会和大家一道,继续攀登科研高峰,让‘巾帼之花’在科技创新的舞台上更美绽放。”
(本文图片除资料片外,均由河北大学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