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05 08:53
刘应法,1908年出生于阜平县牛栏村,乳名四秃子。抗战开始前,四秃子到离家十几里的易家庄村扛长活。抗战开始后,在党的领导下,他把全村长活、短工、放牛、放羊的穷哥们组织起来,成立了“工人抗日救国会”,被推为易家庄村工会主任,并加入共产党,后来又被选为易家庄村的游击组长。
1943年秋,四万多日伪军对我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区进行毁灭性大“扫荡”。农历八月下旬,敌人扑进城南庄乡,并在塘沿口、温塘、下庄三村安下据点。四秃子带领游击组积极主动配合主力部队打击敌人,在地雷战上下功夫,直炸得敌人人仰马翻,死伤众多。
敌人加紧搜山“扫荡”,四秃子带领游击组加强站岗放哨。他们用木杆子绑上柏树枝,在较高的山头上竖起“消息树”,鬼子一有动静,他们就一个山沟挨一个山沟地传递消息。尽管鬼子每天东扑西窜,也难以抓到人。
四秃子英勇善战使敌人惊心丧胆,处心积虑伺机报复。1943年9月11日,叛徒告密后,敌人包围了游击组驻地“马武寨”。四秃子为了掩护群众,利用马武寨崖中两个山洞与敌人展开激战。鬼子在对面山上架起机枪向洞内乱射,把炕席卷成筒子套塞上辣椒点着后往洞里熏,用刺刀逼迫群众登上梯子进山洞,梯子下面点着火,几个群众倒在火炕里,又被鬼子杀害。四秃子同战友们不屈不服,将手榴弹甩往崖下,敌尸横陈。就这样从天明直到太阳偏西,敌人一次又一次向上爬,都被四秃子他们打了下去。子弹打完了,就跟敌人拼石头,砸得敌人脑浆迸裂。当鬼子爬上山洞时,四秃子同敌人展开肉搏,最后壮烈牺牲。
反“扫荡”胜利后,边区军民召开庆祝胜利大会。为了悼念民兵英雄刘应法,晋察冀边区政府决定把马武寨山改名为“四秃子山”。
(保定晚报记者孟丽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