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让幸福阳光照进村村户户

——我市扎实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纪实

来源:作者:时间:2021-05-24 09:15

□保定日报记者 王金堂

太行吐翠绿、山村显生机。盛夏阳光洒在阜平县骆驼湾山前屋后,一座座食用菌大棚、一个个农家民宿小院、一张张朴实笑脸,彰显着村民们的幸福生活……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在各级帮扶下,骆驼湾村广大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全面改善,公共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富民产业蓬勃发展,群众精神面貌焕然一新,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2012年末950元达到如今15660元。2020年,骆驼湾村获得“全国文明村”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阜平县考察时要求,贫困地区发展要“找对路子”“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阜平县立足资源禀赋,科学全域规划,大力发展脱贫产业,实现以食用菌、高效林果为主导,其他产业为补充的“长短结合、多点支撑、绿色循环”扶贫产业体系。食用菌产业建成产业园区102个,建设高标准大棚4610栋,年栽培菌棒8000万棒,产值达9亿多元,带动群众增收3亿元。腰包鼓了,房子新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人气旺了。阜平县依靠脱贫产业带动农业农村持续发展,为脱贫攻坚与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经验模板。

打赢脱贫攻坚战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优先任务,乡村振兴着眼于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以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为目标。我市从实际出发,坚持问题导向,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全力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我市坚持把发展产业作为脱贫增收根本之策,作为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支撑。经过几年努力,全市扶贫产业实现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培育形成绿色能源、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规模养殖、高效林果、家庭手工业6大扶贫产业,原贫困户产业覆盖率由不足40%,提升到2个以上高质量产业收益全覆盖,贫困人口单纯来自产业的年收益,从不到500元增长到5050元,形成村村有扶贫产业、户户有增收项目、人人有脱贫门路的产业扶贫格局,累计带动105.75万贫困人口实现增收,为实施乡村振兴打下坚实产业基础。

“扶贫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带动了农民收入显著增加,农村面貌极大改善,农村集体经济大幅增长,县域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为贫困地区、贫困村庄、贫困人口稳定脱贫、持续发展提供了根本性支撑。”市农业农村局产业扶贫办公室负责人季晓明说。 (下转A2版)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