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王红乐:让居民用上带着“温度”的自来水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05-28 08:53

■让党旗更红·让党徽更亮

他的足迹踏遍了我市100多个“三供一业”改造小区;他利用每一次与居民接触的机会,向他们宣传供水相关政策和常识;面对老人的求助,他不厌其烦地积极协调、上门解决,从日常小事上体现“供水人就在用水人身边”——

□本报记者 霍若雯 通讯员 王冬

他个头儿不高,戴副眼镜,只要一张口说话,脸上就自然而然地带出微笑,他就是市供水总公司二次供水分公司副经理王红乐。微笑,是他在供水一线服务岗位工作23年来养成的一个习惯。

压力倍增,让用户得到最满意服务

5月13日,记者见到42岁的王红乐时,他正在热电厂小区帮助居民检查家中的用水设施,并向居民讲解日常生活节水小窍门。“以后我们一定多注意及时检查,节约用水。”面对“老熟人”的来访,小区居民张阿姨高兴地说道。

王红乐和张阿姨相熟,源于张阿姨在勘察小区的一套空置房,这个小区也在“三供一业”的改造范围内。张阿姨说:“之前的租户搬走以后,我怕家里出现跑水,就找供水公司来关闸。后来打算装修,就又麻烦他们来打开,装修好了又关上,反反复复折腾了好几趟,那段日子没少麻烦小乐。每次他都帮我来解决,从来没拒绝过,弄得我特过意不去。”今年3月,张阿姨为王红乐所在的二次供水分公司送上了一面“服务周到 尽心尽职”的大红锦旗。

自2018年我市进入“三供一业”改造工作以来,王红乐就被抽调到二次供水分公司负责所有改造小区的接收、运维工作,其中涉及33家央企、100多个老旧小区,近4万用水户,工作难度和劳动强度可想而知。

“这些老旧小区原有供水管道老化陈旧、管道布设杂乱,很多都存在跑、冒、滴、漏等现象。”王红乐向记者介绍,因为改造工程量巨大,涉及的小区众多,居民的诉求自然就多,后期管理、运行维护就成了“重头戏”。“新增了近4万多用水户,我和其他同事压力倍增,每天平均要接100多个咨询电话。”尽全力让居民得到最满意的服务,王红乐的神经时刻处于紧绷状态,虽说之前已经有多年与用户打交道的经验,但是“三供一业”改造后的管理运维工作,对他来说仍是一场“硬仗”。

智慧供水,居民用水跑漏公司有了远程监管

在居民打来的这些热线电话中,多数都是针对水表计量、水费缴纳、抄收形式等产生的疑惑。“这样的电话,能占到一半以上,大部分居民因为刚刚接触远传智能水表,所以有疑惑很正常。”王红乐说,“推广这种水表既是响应政府构建‘智慧城市’号召,也是推进咱们企业‘智慧供水’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个别用户的不理解,甚至无理由谩骂,我们要求接线员一定要保持冷静、克制,电话沟通不了的,咱们就先记录用户诉求,及时派人上门解答,保证让用户满意。”

就在前不久,王红乐所在部门就通过“智慧供水”系统,协助用户处理了一起家中跑水事件。当天,工作人员在水费后台系统突然发现一户居民家中水量出现异常,数据显示该户短时间内“走”了好多吨水,产生了大量水费。发现这一情况后,王红乐立刻带人上门查看情况。敲开家门后,租房的几个女孩一脸茫然,并不知情。通过检查,是家中马桶跑水造成的。于是王红乐等人义务帮助维修,问题得到解决,并向租户和房主告知要多关注家中用水设施运行情况,注意节约用水。

“普通机械水表数据不能被及时采集,远传水表就解决了这个问题,‘智慧供水’的优势就凸显出来了,所以我们也在大力推广中。”王红乐说。

不辞劳苦,服务+宣传一样也不能丢

如何才能得到居民们最大程度的理解和认可?王红乐通过开展“党员活动日”走进社区向居民发放明白纸,也通过单位之间互动等多种渠道向用户讲解“三供一业”改造的好处。“居民户表的改造,可以实现用户和供水企业直接结算,省去了中间环节水费查抄,大大降低了用户产权管道长度,方便了水费缴纳。”王红乐向记者说道。

二次供水分公司接管的都是有单位管理的老旧小区,之前水费多是由原单位承担大部分,居民只是象征性地交少部分,长此以往造成部分居民交费意识淡薄,这在一定程度上给王红乐的工作带来较大压力。于是,电话催户交费成了一项重要工作,必要时还需要上门催缴。催户同时,还顺便向居民宣传政策,转变思想观念。在这一过程中,王红乐不放过每一次和居民接触的机会,带领同事们做好延伸服务,无偿检查用水设施,记录用水体验情况,从日常小事带给用户“温度”,他因此也收到了许多表扬电话、赞扬信件、感谢锦旗等。

作为一名年轻党员,王红乐虽然党龄不长,但他从参加工作起就始终严格要求自己,从没放松对自身要求,践行着党员应尽的责任,无怨无悔地对待每一项工作。采访最后他说道:“这都是我们分内的工作,没啥可表扬的。咱们就得将心比心,把老百姓用水的事放在心上,真正当成事办,就没有啥办不成的!”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