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1-08-16 09:24



■疫情防控进行时
□本报记者 葛淑霞
近期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各个社区也加强了疫情防控力度。高新区朝阳街道茗畅园社区充分发挥志愿者的作用,充实基层防控力量,织牢织密群防群治网,筑牢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线。
8月10日上午9时,茗畅园社区办公室,大学生志愿者张闻倬一会儿核实人员信息,一会儿为来领工作牌、测温枪、健康码的物业人员进行分发登记。
茗畅园社区书记李娜介绍,该社区所辖20个小区,一万多名居民。“我们一共有7名社区工作人员,目前又正在进行老旧小区改造,人手有些紧张,为疫情防控带来不便。”为此,社区充分利用20名暑期大学生和党员志愿者,充实疫情防控力量。
张闻倬是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专业的一名大二学生,根据她的专业,李娜安排其在办公室做流调工作。“通过大数据筛查出来的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保人员或密接者,或是居民自己主动上报来的,还有其他人员举报的密接人员及次密接,我们都要一一核实、信息登录,通知安排他们进行核酸检测、居家隔离或定点隔离,以防止疫情传播。”对于这项工作,张闻倬和三个小伙伴上手很快,虽然工作繁琐了些,却也在实践中锻炼了能力。
从社区办公室出来,记者跟随李娜来到吉翔园小区门口。准大学生王智勇正在给开车回小区的居民测温、查验两码。记者看到,骑车或步行的居民则通过门口的测温枪自动检测并出示两码;非本小区人员进入小区必须一一进行登记。目前,该小区有物业、下沉工作人员和志愿者三方联合防控。
18岁的王智勇今年刚参加了高考,已被长安大学录取。说起当志愿者,他称自己是一名“老”志愿者了,从五六岁就跟着保定晚报参加志愿活动。“一对一帮扶贫困孤儿;上小学、初中时在学校发起义卖活动,为山区孩子捐款;节假日义务清扫街道……我参加的志愿服务可多了。”在社区做志愿者,王智勇除了测温、登记,还为居家隔离居民买菜送生活必需品,从早到晚,他不怕蚊虫叮咬不畏暑热。这个成熟稳重的小伙子还带了本书放在执勤桌上,闲暇时背背大学英语四级单词。
记者随后又来到田野小区,门口小喇叭里正循环播放提示:“为做好疫情防控,请大家佩戴好口罩、测量体温、做好登记、扫描二维码。”
针对该小区老年人居多的特点,李娜充分调动老党员的积极性,发挥余热。
82岁的该社区居民张国卿是位有着5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对于李娜多次号召配合防疫工作,他早有准备。张国卿拿着一份志愿者名单对记者说:“武汉疫情时,我们志愿者和物业配合轮流值班70天,有经验、懂政策、以法防疫,只要领导部署到位,这事情就好办。”
具有多年群众工作经验的张国卿认为,疫情防控要发动群众,群众都自觉提高了认识,防控工作就好做。“通俗点说,为了保自己的命,也为了保护小区的安全,居民应该听党的话,服从组织安排,他防自防都到位,这才是战胜疫情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