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2-02-10 09:17
□保定日报记者 王 黛
通 讯 员 李 健 鲁 静
王云飞
“昨晚的开幕式激荡人心,同时意味着医疗保障工作迎来紧张的赛时工作状态……”2月5日早上8时,记者电话连线张家口赛区冬奥村综合诊所副医疗官、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骨外科副主任王晓冬。此时的他,刚刚通过病历记录系统查阅了夜间诊所接诊状况,对就诊人员、前一日药品消耗及医疗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数据登记。
“厉兵秣马,全体队员只为这一刻!”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官、河大附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临时党支部书记、医院基本外科主任靳小石激动地说,“全力做好医疗保障,以实际行动擦亮家乡保定冠军之城名片。这是信任,也是责任,更是荣誉!”
和他们一样,河大附院冬奥会医疗保障团队正日夜坚守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一线,为冬奥贡献保定医务人员力量……
三批次共59名医务人员,承担张家口赛区医疗保障任务
“努力为冬奥会提供国际化、人性化的高质量医疗保障服务,向世界展示中国医务工作者良好的职业风范和精湛的医疗技术!”这是1月29日春节前夕,包括院长程树杰在内的河大附院院领导,在线视频慰问冬奥医疗保障团队全体队员时提出的工作要求。
“为北京冬奥添彩,为保定争光、为国争光,为冬奥盛会贡献力量!” 这是医疗保障队员们在冬奥岗位上做出的庄严承诺。
2021年10月14日、2022年1月7日、1月17日,三批队员出征——短时间内独立完成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建设,为各国新闻媒体工作者提供医疗服务,同时担负疫情防控、健康教育、医疗咨询等医疗保障工作,由靳小石担任医疗官;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合作共建完成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冬残奥村)综合诊所建设,投入最新检验、超声和康复医学等大量医用诊疗设备,由王晓冬担任副医疗官,为2000多名各国参赛运动员、随队官员和4000余名赛事工作人员、志愿者每天提供12个小时的门诊服务和24小时紧急医疗服务;独立建成张家口赛区冬奥村K2医疗站,由该院心血管内科副主任赵兴洲担任负责人,为张家口赛区冬奥村(冬残奥村)绿区工作人员提供医疗保障。
在线“小春晚”,坚守冬奥医疗保障岗位迎新春
贴上喜气洋洋的春联,挂起红红火火的灯笼。1月30日晚,综合诊所休息区会议室内年味十足、歌声嘹亮。一场主题为“坚守冬奥医疗保障岗位迎新春”在线“小春晚”在这里上演。
每逢佳节倍思亲,日夜坚守在冬奥医疗保障工作一线的队员们,用各自的方式庆祝新春佳节,向家人拜年互报平安。
“今天,我光荣入党了!”农历大年初二,检验科技术骨干蔺美林把光荣入党的消息告诉家人。春节前夕,河大附院冬奥医疗保障团队临时党支部召开了进驻赛区以来第一次支部全体党员在线大会,全体党员一致同意蔺美林的入党申请,批准她成为预备党员。
“我们要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守卫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各国参赛运动员提供最好的医疗保障!”这是检验骨干于洋在晚会诗朗诵《守卫冬奥》节目中的感人话语。而她的爱人,河大附院肝胆外科医生赵继森过年期间也承担着科室春节值班任务,“我只要有时间就会带着两个孩子去岳父家转转,陪老人家说说话,干干家务,支持于洋安心做好冬奥医疗保障工作。”
频获赞誉,“中国再次给了世界一个惊喜”
“目前,山地转播中心已经正式开始运转,接诊量也逐渐增多,多是外籍人员。”农历大年初二,山地转播中心医疗站女队员、护理骨干蔡红云值守24小时,协助张靖医生工作。“干练麻利、有礼有节的她,赢得了众多外籍人员的称赞。前几天,一位瑞士友人为感谢蔡红云的热情接诊,特意来到医疗站,将一枚瑞士冬奥代表团胸徽送给她留作纪念。”张婧告诉记者。
“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康复医学科是我见过的最棒的奥运康复医学保障部门!”同一天,国际奥委会医务与科学部运动康复方向官员Marie-Elaine Grant女士,考察了冬奥村综合诊所,对张家口冬奥村综合诊所康复医学团队给予高度评价。
三个医疗保障团队,24小时医疗保障工作状态,截至目前,山地转播中心进驻赛区后接诊中外人员100余名;综合诊所开诊前接诊70余名,开诊后到目前接诊中外人员130人;K2医疗站接诊中方工作人员22名。接待多个国家冬奥参赛代表团人员考察,赢得广泛赞誉。
就像Grant女士考察综合诊所后所说的那样:“中国再次给了世界一个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