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当心!养老诈骗陷阱多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2-07-02 10:55

□汪永年

据《保定晚报》报道,被告人张威华打着“政府支持”旗号,假借其实际控制的房产公司开发“颐康松江养老公寓”“天年爱城”等项目之名,采取公开宣传方式承诺高额年化收益的诱饵设下陷阱,最终投资人不仅见不到高达7%至17%的收益,本金还打了水漂。参与“养老项目”的2000余人损失4.4亿余元!

无独有偶。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打着“服务老人”“关爱老人”的旗号招摇撞骗。他们针对老年人防范意识薄弱,维权意识不强的特点,为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动起了歪脑筋,专门为老年人“量身打造”养老诈骗。被骗老人在遭受财产损失的同时,更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和心理压力,严重影响晚年生活的幸福感、获得感。

养老骗局千变万化,然而万变不离其宗,皆以养老之名。有的老年人被小广告吸引,到店后却被洗脑,认为购买店里的文玩字画可以升值,高价买回家才觉吃亏上当;有的通过赠送米、面、鸡蛋等小礼品,取得老年人的信任后,开始推荐产品,打着祛病强身、偏方有奇效等幌子夸大“保健品”功效,促使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实施欺骗;有的以“养老项目”为诱饵,让老年人投资养老基地、福利院等,进行非法集资,从中渔利,让老年人到头来人财两空;还有的不法分子利用老人由于孤独、情感缺失的弱点,以婚恋交友为名,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养老诈骗暗流汹涌,社会危害不可小觑,打击整治迫在眉睫。

笔者认为,其一,对诈骗老年人养老钱行为应采取零容忍态度,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势在必行。相关部门要将涉老反诈宣传进社区、进公园、进广场、进家庭,揭露他们“洗脑”的“套路”,帮助老年人提高法治意识和防骗能力;其二,相关部门对摸排出的隐患线索,典型案例,重拳出击、犁庭扫穴,打掉一批养老诈骗犯罪团伙,以正视听,最大限度挤压不法分子的行骗空间;其三,整治养老诈骗需要全社会共同发力,不仅是新闻媒体、司法机关的责任,也是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的责任,尤其子女应多关心关爱家中长辈,多交流,及时发现老年人上当受骗的苗头,老年人自身也要保持警惕,切莫贪小便宜吃大亏,用心守护好每一分“养老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