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5-17 10:38
□王志高
曾几何时,乘坐公交意味着必须将就固定的线路、拥挤的车厢、漫长的等待。而今,上海推出全民定制公交服务,市民只需动动手指就能设计专属线路,15个同路人就能“召唤”一辆公交车。市民出行更加便利,折射出城市公共服务理念的深刻转变。
当每个人都能参与公交线路的设计,城市治理就从单向的“政府供给”变成了双向的“社会共创”。这种转变暗合了全球城市治理的新趋势——纽约的“街道实验室”、伦敦的“参与式预算”,都在探索如何让市民成为城市真正的共建者。上海的创新在于,它通过技术手段让这种参与变得简单易行,只需在手机上轻轻一点,就能让需求转化为服务。数据显示,上海常规公交客运量近年持续下滑,部分线路空载率高达70%,而同期定制公交的上座率却保持在85%以上。
上海定制公交用数字化手段重构了供需对话的方式。在“随申行”平台上,每个市民的出行需求都能被看见、被聚合、被实现。这就像为城市交通安装了一个实时响应的“神经末梢”——当30位家长共同定制“助学专线”,当夜归的上班族拼出“深夜快线”,公共服务不再是冷冰冰的“一刀切”,而成为可以量体裁衣的个性化方案。
当夜幕降临,一辆辆闪烁着“定制专线”的公交车穿行在上海的街巷,素不相识的邻居因为定制公交成了同路人,擦肩而过的上班族因为共同需求变成了车厢里的伙伴。它们承载的不仅是回家的市民,更是一种关于城市未来的想象。
全民定制公交服务,既是出行体验的升级,更是城市文明的一次跃迁。真正的智慧城市,不在于有多少高科技加持,而在于能否让每个普通人都活得更有尊严、更少将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