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生活资讯>

百花路社区联合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组织开展地学科普活动

探索地质奥秘 播种科学梦想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06 11:11

学生们被科学实验深深吸引。   孙雅茜 摄


保定晚报讯(记者霍若雯 通讯员孙雅茜)5月29日,竞秀区百花路社区携手河北省地质工程勘查院(以下简称“工勘院”),邀请乐凯中学师生走进工勘院科普基地,开展以“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的地学科普实践活动,通过科普讲座、实验演示、实地参观等形式,为师生打开一扇探索地球科学的趣味之门。

主持人首先介绍工勘院历史沿革与科普基地建设成果。随后,工勘院专家王浩男带来《活动的地球——了解地震》主题讲座,以生动的动画演示板块运动原理,结合汶川地震等典型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地震成因、监测预警及应急避险知识,并通过趣味问答激发学生思考,现场气氛热烈。

实验室科普志愿者带来“矿物荧光反应”“岩石磁性测试”等科学小实验。学生亲手操作紫外光灯观察矿物发光现象,目睹磁铁矿砂在磁场中形成“磁流体雕塑”,直观感受地质科学的神奇魅力。

在标本室和室外科普园参观环节,师生兵分两路展开探索。一组走进室外科普园,在志愿者引导下观察火山岩、冰川石等典型地质标本,了解地貌演化过程;另一组进入标本室,探秘矿物晶体、古生物化石、宝玉石等五大类展区。志愿者重点介绍了重达300公斤的萤石晶簇、侏罗纪恐龙足迹化石等镇馆之宝,通过“看、触、问”结合的方式,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地球的沧桑变迁。

院史陈列馆中,工勘院多年的地质勘查历程以图文、实物形式全景呈现。从早期罗盘、经纬仪到现代遥感无人机设备,老旧工具与智能装备的对比为学生们生动展现出地质科技的迭代升级。

活动最后,测绘志愿者在院内观景石前进行无人机实操演示。随着多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高清摄像头实时回传的院区全景影像引得学生们纷纷驻足围观。志愿者结合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隐患排查等应用案例,讲解无人机在地质勘探中的高效性与精准性,让师生们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地学的实践价值。

此次活动由社区搭台、院所主导、学校参与,构建了“三位一体”科普教育模式。工勘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常态化开放科普基地,开展“地质科技进校园”等活动,让更多青少年走近地学、热爱科学,为建设科技强国厚植人才根基。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