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健康>

如何快速辨别布氏菌病和感冒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07 08:54

□保定晚报通讯员 孙静玮

日常生活中,发热、乏力等症状常让人认为是普通感冒。但有一种通过牲畜传播的布氏菌病,初期表现与感冒高度相似,却可能引发慢性感染甚至器官损伤。保定市人民医院专家从以下5个核心维度对比,帮你精准识别。

发热模式: 一个像“波浪”,一个像“直线”。布氏菌病典型症状为波状热,体温逐渐升至38-40℃,持续3-5天后自行下降,间隔数日再次发热,如同“波浪”反复,可持续2-3周。普通感冒多为持续性低热或中度发热,通常3至5天退热,极少超过1周,体温曲线相对平稳。

全身酸痛程度:一个“深入骨髓”,一个“轻微短暂”。布氏菌病症状包括关节剧痛和肌肉酸痛伴有盗汗。以膝、髋等大关节为主,疼痛剧烈且持续,可能伴关节肿胀或活动受限,甚至影响行走。全身肌肉酸痛顽固,夜间或退热时大量出汗,衣物常被浸透,与发热程度不成比例。普通感冒全身酸痛较轻,以头痛、四肢乏力为主,退热后症状明显缓解,出汗量较少。

伴随症状:一个“累及多器官”,一个“集中上呼吸道”。布氏菌病可导致多器官症状,包括淋巴结或肝脾肿大,颈部、腋窝淋巴结可触及肿大,部分患者出现肝脾肿大(按压有痛感);泌尿生殖系统异常,男性可能出现睾丸炎(睾丸肿痛),女性可能出现盆腔炎;消化道症状,食欲减退、恶心、腹痛等。普通感冒以鼻塞、流涕、咽痛、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偶有轻微头痛或低热,无器官受累表现。

病程发展:一个“拖成慢性病”,一个“一周自愈”。布氏菌病若未治疗,约10%-30%患者转为慢性感染,表现为反复发热、关节痛、乏力,甚至引发心内膜炎、骨髓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普通感冒具有自限性,5至7天可自愈,少数继发细菌感染(如中耳炎),但极少转为慢性。

关键线索:一个“接触史是信号”,一个“病毒传播为主”。高危暴露史是布氏菌病的重要诊断依据,如:近期接触牛羊、骆驼等牲畜;食用未煮熟的牛羊肉、生羊奶/牛奶;从事畜牧、兽医、屠宰、皮毛加工等职业。普通感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如接触感冒患者),无特定职业或饮食关联。

布氏菌病并非“罕见病”,尤其在牧区、生食习惯地区需格外警惕。如出现上述症状应立即就诊,避免“小症状”酿成“大问题”。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