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生命的重量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07 08:56

□冯春萍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当我们的学生被各种碎片化信息包围时,一本名为《相信》的书,如同暗夜中的灯塔,照亮了生命应有的高度。京东集团原副总裁蔡磊用他与渐冻症抗争的故事为我们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生命价值。今年5月,蔡磊获得了“全国自强模范”称号。

初识蔡磊是在他那本《相信》的字里行间。这位中央财经大学毕业的精英,曾带领团队开创中国电子发票先河,事业蒸蒸日上。然而命运给了他最残酷的剧本——2019年,40岁的他被确诊为渐冻症。这种病因不明、无药可治的罕见病,平均生存期仅有2至5年。面对这样的打击,蔡磊没有选择沉沦,而是以惊人的意志力开启了人生又一次“创业”:搭建渐冻症患者大数据平台,组建科研团队,推动药物研发管线。有专家评价说,他将渐冻症药物研发时间提前了至少10年。蔡磊说:“推动这款药物虽然不能救我自己,但有希望治好包括小程在内的一小部分病友。能救一个是一个。”这种超越个人生死的大爱,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稀缺的精神品质。

在初中语文课堂上,我们常常教导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当学到陈子昂“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时,学生们会感叹人在宇宙中的渺小。但蔡磊的故事告诉我们:同为沧海一粟,生命却可以有不同的重量。他明知可能徒劳,却依然选择坚持,以病弱之躯向医学难题发起冲锋,这种精神力量远比课本上抽象的说教更能打动青少年的心灵。蔡磊身上体现的担当、执着和对生命的尊重正是最生动的教育范本。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欣喜地看到这本书在学生中引发的思考热潮。当我上高一的女儿告诉我“蔡总已经在我作文里出现好几次了”时,我意识到了这种真实而鲜活的榜样力量。在写作课上,我们不再需要反复引用爱迪生发明灯泡的陈旧例子;在讨论生命意义时也不必局限于娱乐休闲的肤浅故事。蔡磊的经历为青少年提供了丰富的精神养料:如何在逆境中保持希望,如何将个人命运与更广阔的社会责任相连——这些思考远比应试技巧更能滋养一个人的终身成长。

在物质丰裕的今天,我们的教育更需要关注精神品格的塑造。蔡磊用生命书写的《相信》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我已将这本书赠予学校图书馆,期待更多师生能从这位渐冻症“斗士”身上汲取力量。正如蔡磊所说:“我能做的唯有打起精神,继续去对接更多的药厂和科学家,在绝境中寻找一线渺茫的希望。”这种永不言弃的精神,不正是我们希望传递给下一代的最宝贵的财富吗?让我们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人用生命点亮生命,用心灵唤醒心灵。而教育最美的样子,莫过于帮助年轻人找到这样的精神坐标。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