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我的“瓦片”父亲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19 09:05

□李本兰

幼时,我常像只灵巧的猫,总会爬上靠在东墙那架歪斜的木梯,接着三两步蹿上屋顶,坐在一片片青黑色整齐排列的瓦上,看五月麦浪翻滚,看十月稻穗低垂。农人们的身影在田间时隐时现,远处黛青色山峦起伏,在天边铺展一道道温柔曲线。

瓦片在阳光下泛着青黑的哑光,像一片片晒干的鱼鳞。它从泥土中来,经过烈火锤炼,更坚硬耐久。新的瓦片身上布有细小的裂纹,这些裂纹里渐渐积满尘土,尘土中又生出青苔。父亲说,这样的瓦片更加结实。

是啊,父亲就像这样的瓦片,他总是沉默地守护着我们的家,为我们遮挡风雨。那年,母亲因外婆去世哭坏了眼。父亲白天在矿山干活,傍晚回家时,他的脸上沾满灰尘,还要去医院守夜。我常看到他坐在门槛上,借着月光数药费。昏黄的灯光把他的身影投在土墙上,那影子好长好长,始终佝偻着。在我们担心万分时,他总是挤出笑容安慰我和妹妹:“没事,你妈眼睛会好的。”父亲眼角的纹路像展开的扇骨,藏着那段岁月里他每一次勉强的笑。

他从不抱怨,而是把所有苦难当作尘土,任其填满生活的裂缝。多年后,母亲的眼睛终于复明,而父亲只是憨厚地笑笑,那笑容让所有皱纹都舒展开来,像雨后的瓦片,在阳光下闪着湿润的光。

瓦片是有记忆的,它们记得每一场风雨,每一缕阳光……父亲也是这样,他能说出我何时学会走路,妹妹何时喊的第一声爹娘,母亲何时绣完那幅《家和万事兴》……就像瓦片上的纹路,他的记忆里刻录着家人的点点滴滴,他却从不记着自己的生日,也不记得自己那件袖口磨破的棉袄已经穿了10年。

每次回老家,我还是要上屋顶坐坐。那片片青黑瓦片像父亲的一生,不耀眼,却朴素温暖。我轻抚着它们,像是触摸到了父亲有温度的手掌。

如今,瓦片风化了,父亲老了,如一片历经风霜的老瓦,边缘已有些残损,却依然坚韧地守着家的轮廓。我知道,只要这些瓦还覆盖在屋顶上,家就永远是完整的。

时至今日,我也成为了孩子的屋檐,才真正读懂“我的瓦片父亲”的语言,他给予我们的一份份庇护早已融入我们的骨骼,成为我们行走世间的底气——那是一种无需言说的承诺,一种静默如山的爱。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