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6-19 09:10
□赵艳玲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国化的语言,对马克思主义根本观点、根本要求和根本方法的高度概括,是党的思想路线的精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过去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靠实事求是。今天,我们要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继续推向前进,还是要靠实事求是。”在新时代,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必须牢牢秉持实事求是,以科学的态度、务实的作风、有效的举措,推动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实事求是,需以深入调研为基。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是做到实事求是的基础环节。毛泽东同志为了解中国农村的真实情况,多次深入农村进行调查研究,写下了《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等著作,为中国革命道路的探索提供了重要依据。如今,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背后离不开广大党员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调研,了解贫困群众的实际需求和致贫原因,精准施策,因户因人制定帮扶措施。从产业扶贫到易地搬迁扶贫,从教育扶贫到健康扶贫,每一项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基于对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的深入了解。我们应传承这种深入调研的精神,各级领导干部要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一线,到群众中去,到实践中去,掌握第一手资料,为科学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只有把情况摸准、把问题吃透,才能制定出符合实际的政策措施,真正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
实事求是,要以勇于创新为翼。实事求是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故步自封,而是要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勇于创新、敢于突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从中国实际出发,大胆探索,勇于创新,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小岗村的“大包干”,开启了农村改革的先河;深圳从一个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都市,靠的是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在科技创新领域,华为公司坚持自主创新,加大研发投入,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在5G通信技术等方面取得了领先地位。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要勇于创新,敢于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和体制机制束缚,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鼓励创新、支持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让创新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
实事求是,当以求真务实为核。求真务实是对客观事实的尊重与追求,是践行实事求是的关键所在。在工作中,我们要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真抓实干上。焦裕禄同志在兰考县任职期间,为治理风沙、水涝和盐碱“三害”,带领全县人民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深入田间地头,与群众同甘共苦,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求真务实的精神。然而,当前仍有一些干部存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热衷于做表面文章,搞形象工程,不注重实际效果。我们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钉钉子精神抓工作落实,不图虚名,不务虚功,切实把精力放在解决实际问题上。对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不回避、不推诿,勇于担当,积极作为,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坚持实事求是,是我们党带领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胜利的重要法宝。在新时代,我们要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优良传统,以深入调研为基、以勇于创新为翼、以求真务实为核,准确把握时代脉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书写更加辉煌的时代篇章。
(作者单位:易县县委党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