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19 09:05
□许艳芬
记得13岁那年,娘开始教我纳鞋底。她把锥子、顶针和麻绳递给我,说:“先圈边,两行针脚要齐,不然鞋底会歪。”我照着娘的样子,把鞋底边沿纳得整整齐齐。娘又教:“针脚要密,线头得用锥子缠紧,这样鞋底才硬实。”我纳了两行,娘就让我自己练,转身去地里除草了。
中午娘回来,拿起我纳的鞋底一捏,说:“针脚匀是匀,可线没绷紧,鞋底软得像棉花,穿两天就得散架。”她重新示范,把线头在锥子上缠三圈,一拽,鞋底“咯吱”一声,硬邦邦的。我把一上午的劳动成果拆了重纳,手小,针线总不听话,纳完一只鞋底,手心勒出红印子。
家里6口人,姥姥家三口人,9双鞋底全归我纳。礼拜天,小伙伴喊我跳皮筋,我摆摆手:“得纳鞋底。”大鞋底难纳,得用膝盖顶着,左手攥鞋底,右手拽线,针脚歪了又拆,拆了又纳。纳完一只,手酸得握不住筷子。娘说:“纳鞋底得使巧劲,别光靠蛮力。”我学着娘的法子,把线头缠紧锥子,一拽,鞋底“咯吱”一声,硬实了。可纳出来的鞋底总不如娘纳的挺括,娘却说:“能穿就行,你纳的鞋底虽说软点,可省了我不少事。”
快过年时,娘裁鞋帮,我纳鞋底。白天上学,晚上点灯纳鞋底,针脚密了又密,线头缠了又缠。纳完一双,娘缝上鞋帮,新鞋就成。大年三十晚上,一家人脚上穿的都是我纳的鞋底,娘说:“闺女能顶半边天了!”
我摸着鞋底上的针脚,密密麻麻,像年轮。娘纳的鞋底针脚细密,我纳的鞋底针脚粗些,但一样硬实。针脚里藏着娘的教导,藏着一家人互相扶持的温暖,也藏着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