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6-23 08:13
□保定日报记者 宋文雅 贾 楠 通讯员 杜 瑾 陈 琳
6月20日,记者走进清苑区南王庄李素环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电商直播基地,一位主播正在镜头前卖力推介合作社的新鲜蔬菜。看着订单不断,社长李素环笑着说:“上个月我们从保定农信成功获批1000万元贷款,用于建设电商直播基地,直播间刚建好我们就用了起来,这已经是第七场直播了。”
眼前的生动场景,正是河北省联社开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在保定农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缩影。该行动自启动以来,保定农信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迅速响应,精准发力,通过深耕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夯实“两新”建设基础、加大走访力度、优化金融服务、普及金融知识等核心举措,将金融“活水”精准滴灌至县域经济的“毛细血管”和乡村振兴的“神经末梢”,奏响了一曲服务实体经济、赋能地方发展的强劲乐章。
深耕县域经济,100余款“利器”破题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融资难
辣椒产业是望都县特色传统产业,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柱。御香坊食品有限公司就是走在辣椒加工企业提档升级前列的一个专精特新企业,企业发展初期叫“羊角辣酱”,主要是对本地辣椒进行初加工,后期开始做辣椒调味品,并为国内食品品牌提供调料。在该企业亟须扩大生产和购进原材料受限的情况下,望都农信客户经理部为其开通绿色通道,办理流动资金贷款2100万元,说起这笔贷款,企业副总经理张永军告诉记者:“农信社为我们企业提供了最贴心的金融服务,也是我们企业发展、开拓新业务的坚强后盾。”
保定农信坚持“立足‘三农’,面向县域(社区),服务中小企业”市场定位。针对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中聚焦“新产业、新动能”的要求,保定农信积极支持县域特色产业转型升级。组织精干力量,对辖区内白沟箱包、高阳纺织、安国中药、望都辣椒、顺平肠衣、曲阳石雕、涞水红木等多个重点特色产业进行深度调研。客户经理“泡”在车间、市场、田间,摸清产业链条、经营周期、融资痛点,为客户制定专属金融服务方案,着力构建“一业一品”发展格局。
针对集群企业普遍面临的“轻资产、缺抵押、融资贵、周期不匹配”等难题,保定农信系统掀起产品创新风暴,结合本地实际,创新推出100余种特色信贷产品,形成覆盖企业初创、成长、扩张全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
“火锅贷”“雕刻贷”“肠衣贷”……一系列极具地域和产业特色的产品,如同量身定制的“金钥匙”,精准打开了不同集群企业的融资枷锁。截至2025年5月末,保定农信县域特色产业贷款余额134.12亿元,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贷款余额91.71亿元,有力推动了产业集群的规模壮大与质效提升。
厚植信用沃土,“两新”建设打通普惠金融“最后一米”
春季伊始,满城联社与区农业农村局就联合举办了农业专场“银企”对接会,全区多家小微企业和农村经营主体代表齐聚一堂,目光聚焦于台上深入浅出的政策解读。满城联社业务骨干逐项拆解“丰收贷”“农信贷”等特色产品,从贷款条件、贷款金额到优惠政策进行逐项分析,台下参会代表专注记录着每一个条款。互动交流环节,企业提问直指痛点,联社工作人员面对面答疑解惑,针对性提出方案,进行深入交流。当天,仅现场就有5家企业签订740万元贷款意向书,会后又追加签订贷款意向书11份,金额700万元。
服务“三农”、支持小微是保定农信始终坚持的初心。依托“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保定农信以新“双基”共建和新“三信”创建为核心的金融服务变革正全面铺开。
在此次行动中,保定农信坚持党建引领,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员工作为“金融专员”,驻村入企,与村“两委”深度协同,开展“整村授信”工作。而一场又一场的“政银企对接会”,更是把传统的“政府牵头、银行配合”模式转化为“银行牵头、政府背书、三方受益”的协同机制。
同时开展的新“三信”创建,让小微企业园区焕发新生。自“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以来,保定农商银行对“保定高新数智谷”园区进行了全面走访,对该园区已入驻的27家企业逐户评级,建立信用档案,建档评级率100%;为25家企业提供信贷支持,授信1.02亿元,成功创建“信用微企园区”。园区企业正开电力公司便是受益者,今年年初,因租赁新厂房导致公司资金紧张时,保定农商银行的工作人员主动上门,572万元贷款直达账户。以新“三信”创建为抓手,保定农信工作人员深入对接辖区各园区企业金融需求,围绕“金融+园区+产业链”协同发展模式,通过“信用微企+园区授信”机制定制专属金融服务方案,进一步提高小微企业融资便利性,助力园区提档升级。
据统计,截至5月末,全辖累计为81.37万户农户建立信用档案,评定信用村2448个、信用户70.16万户;共创建“信用微企园区”21个,召开“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政银企推进会60次,参会企业1069家,签约战略合作协议53份,为合作企业提供信贷资金57.94亿元。
脚步丈需求,“千企万户大走访”提升普惠服务温度与精度
自开展“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以来,全辖19家县级行社党委班子成员带头包联重点企业,448个基层党支部党组织设立“党员先锋岗”,形成“党委统筹、支部攻坚、党员示范”的三级联动机制,组建业务骨干深入基层,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
唐县联社客户经理走进养殖场,在牛羊叫声中为“尧羴贷”客户现场建档;满城联社将全区划分为网格,对名单内“万企”及有融资需求的农户进行100%实地走访;定兴县柳卓乡的田间上演着更生动的场景,三禾农业创始人沈怀淑站在蔬菜大棚旁,向定兴联社信贷员描绘文旅融合规划:“有了这笔钱,我们准备增加采摘烧烤和研学项目……”
通过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保定农信变“等客上门”为“主动送需”,工作人员带着政策、带着产品、带着服务深入企业,问经营状况、问融资需求、问服务建议,还要送上合适的金融方案和便捷的办理通道。
对于走访中收集的个性化问题,量身设计解决方案。“惠农快贷”更是通过科技赋能让“指尖金融”触手可及。
截至2025年5月末,保定农信工作人员已走访小微企业名单内企业30.96万户,授信金额176.48亿元,用信金额157.56亿元,企业纷纷感叹:“农信社的服务更贴心、更接地气了!”
知识送下乡,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共享发展红利
夜幕降临,涞水县西义安村的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涞水农商银行组织的“金融夜校”正在这里开讲。
大屏幕上播放着反诈短片,工作人员结合实例给大伙儿讲解着识别非法集资陷阱、保护个人征信等内容。看着镜头里的真实案例,村民赵建国恍然大悟:“原来那种‘高息回报’是骗人的,以后钱还得存正规银行!”
在易县解村的集市上,易县联社的工作人员搭起展台,把金融安全宣传搬进农村大集,通过“接地气、聚人气、入民心”的宣传方式,将金融安全知识送到田间地头。现场悬挂着醒目的横幅,各类金融知识宣传手册种类齐全,工作人员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揭露电信诈骗、网络诈骗的惯用伎俩。工作人员反复叮嘱“遇到陌生人让转账,千万不能信”,村民张红梅感慨道:“以前总觉得诈骗离自己很远,听你们这么一讲,可得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上当受骗。”
普及金融知识是“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重要一环,更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为扩大金融知识普及覆盖面,保定农信组织业务骨干深入开展金融知识“进乡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商圈”活动,围绕存贷款、支付结算、征信、存款保险、反洗钱、防范非法集资等重点内容,开展多层次、广覆盖的宣教活动。
在线上宣传方面,保定农信积极拓展“线上阵地”,依托微信公众号、抖音短视频、村民微信群等平台,精心制作并发布通俗易懂的图文、漫画、短视频,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提升金融知识触达率,让金融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毛细血管’,‘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就是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的创新举措。”省联社保定审计中心党委书记、主任杨光声表示,保定农信将积极践行农村金融主力军和乡村振兴主办行责任担当,牢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初心使命,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号召,紧跟省联社战略导向,围绕保定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以灵活的机制、高效的服务,为小微企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等领域注入“金融动能”,全力实现从“金融输血”到“价值共生”的深度跨越。
“一池两新万企”行动的深入开展,犹如一股澎湃的金融“活水”,在保定广阔的县域经济版图上奔流激荡。从机器轰鸣的产业集群车间,到阡陌纵横的信用乡村;从步履不停的客户经理身影,到灯火通明的“金融夜校”课堂……保定农信人以实干担当,书写着服务地方经济、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