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我的兴趣爱好——

买布头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28 07:38

□苏慧玲

县城里有一处我特别爱去的地方,就是那个卖布头的地摊。

像我这个年纪的人,小时候在农村,物资匮乏,过年都穿不上件新衣服,又习惯了自己动手,所以看到那些布头非常喜欢,觉得哪块都有用,恨不得都收罗回家。

想必是因为和我一样的人很多,卖布头的摊位从街边的一两个很快发展成了一大片,而且配套的针线、花边、扣子也应有尽有。裁剪、缝纫的业务也应运而生,人们买了布可以请人裁了自己做,也可请师傅做,虽然说手工比布料贵,但量体裁衣,想要什么样式就做什么样式,也很受欢迎。市场的选址也非常人性化,贴心地把卖布头的摊位放到菜市场,这样那些家庭主妇们就可以吃的穿的一并采买了。

于是村里的姐妹们天不亮就起床,呼朋引伴往城里赶,为的是赶一大早就挑布,然后买菜,再回家做早饭。

布头花色繁多,买布的人也形形色色,有人为了自己穿,有的给孩子们买,还有几位姐妹,退休了,很清闲,每天必到,说:“我搭着钱,搭着工夫,买了布头做成衣服送人,只要看到别人穿上好看,我比穿衣服的人还高兴!”看到有人拿不定主意买哪块,她们也热心提建议,很内行地告诉你这是什么料子,适合做什么衣服。我知道,她们不是托儿,是真心帮忙。人群中也有时尚的年轻人,她们很有眼光,能找到时兴的料子,做成漂亮的时装。反正不管是谁,只要到了那里,多数满载而归。

挑布时人们爱问:“是不是纯棉的?”要说纯棉,我们小时候穿的那才叫纯棉,自己种的棉花纺了线,自己用小木机织成布,那个“纯棉”不带一星掺杂。后来时兴化纤,一开始可金贵了,农村人只有娶媳妇才给新娘子买条“拱不出阁楼拜儿(膝盖处不变形)”的裤子,穿上能让看新媳妇的先看新裤子。现在我去选布,也不问纯棉不纯棉,对什么莫代尔、德绒、奥绒等等也不懂,只打远看一下花色,觉得好看,再近前去摸一下手感,觉得穿上舒适,就买。

在毛巾厂打工时,活儿不忙的时候,老板娘曾带着砸边车间的全体人员去买布头,大伙骑上车子呼啦啦就去了,一会儿就大包小包地回来了。大家都是缝纫工,就用厂里的机子做衣服。老板进来说:“怎么着,我的毛巾厂改服装厂了吗?”我们说:“你别喊了,等做成了给你一件!”弄得他哭笑不得。

当然也不是谁都喜欢布头,像我们家的老头子,总是对我去布头堆里刨布嗤之以鼻,对我“仨瓜俩枣”买的布更是不屑一顾,坚决不穿。他有他的道理:过去条件差,没的说,现在能混上吃穿了,咱不穿名牌和高档的,也不至于连件衣服都买不起吧?后来我买了一块四面弹的布料,做成裤子,骗他说是买的成衣,叫他试试。他穿上后说:“这条裤子好!干活行动怎样都得劲,哪儿买的?”我才告诉他是布头做的。他立刻说,那些旧衣服都不要了,以后全穿这“有松紧的”。

卖布头的地方像个淘宝现场,又像一块磁石,吸引着心灵手巧的人们往那里聚集,充满生活气息,让人流连忘返。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