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荷花淀>

过去家乡盖房,乡亲们热心攒忙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6-28 07:39

□顾俊文

攒忙是家乡一个古老的风俗习惯,就是帮助街坊四邻修房盖屋。

修房盖屋是一项极为重要的建筑工程,需要大量人手。村里的红白喜事也请人干活,但那就叫帮忙,来三五个人即可,只有修房盖屋才称为攒忙,因为“攒”的字面含义是把很多东西收集在一起,而修房盖屋正是把大大小小的木材和砖瓦石块“攒”成一所住宅,需要一二十人协同劳作。

家乡的村庄都不大,凑齐一二十个人攒忙不容易,主家头几天就得去约人,问人家有没有时间。待攒忙的人凑齐了,主家开始准备招待攒忙者的食物,一天吃三顿饭。乡下穷,山珍海味吃不到,但猪羊两种肉、馒头窝头是必备的,枣杠子酒也要管够。

攒忙者多是身强力壮之人。打地基、垒石墙、竖立柱、上房梁等等,每一道工序的劳动强度都很大,饭食赶不上没法干活。我当年在村里多次给人攒忙,但我体力不足,干不了重活,按说不适合攒忙,但人们却偏偏爱找我,这是因为施工中有一道特殊工序,即所有木柱立起来后,要在中间那两根最粗大的柱子上贴副对联。一般人家都是事先写好到时候往上一贴完事,我攒忙时主动承担了这项工作,现编词现书写。这“一招鲜”使我赢得了乡亲们的青睐,在攒忙请人中格外抢手。几十年过去了,我编写的对联现在大都忘记了,只有村北贾三伯家的对联还记着,上联:磐石筑基千秋固;下联:劲松做梁万年牢。横批:长寿人家。这副对联往柱子上一贴,立刻引来全村人观看,都说词好,书法也有一定功力。

我家也请人攒过忙。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一个夏天的晚上,电闪雷鸣,风雨交加,我家西厢房坍塌了两面墙。家里只有母亲和两个妹妹在。父亲在南方出差,我在单位上班,都离家很远,通讯也不方便,母亲无法告诉我们,非常着急。还是贾三伯看到后主动找了几个人帮着把墙垒了起来。因为事出突然,家里没有准备招待攒忙乡亲的食物。贾三伯说吃饭就免了,邻里之间谁都有用着谁的时候。

等我们知道这件事情后,专门从县城买了酒肉菜肴犒劳攒忙的乡亲们。贾三伯是父亲亲自去请,其余的人都是我一个个请来的。贾三伯猫着腰来,说腰不舒服,后来才知道他是给我家垒墙时扭了腰,在炕上已经躺了10多天。我把贾三伯接到医院住了一个礼拜,并承担了所有费用。贾三伯挺不好意思,说你看我多没出息,干一个钱的活要两个钱工夫,还让你破费这么多。我对他说,要不是你找人攒忙把墙垒上,房子万一塌了,母亲和妹妹的生命受到威胁,那是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

现在看不到攒忙的场景了,谁家修房盖屋,谈好价钱直接包给工程队,也不用管饭。工程队是机械化作业,没几天,一栋新房就拔地而起。虽然省劲又省心,但却没了当年攒忙的红火劲头,少了乡邻间彼此关爱的情感和温度。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