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冀中热土,将军心中的“第二故乡”

——专访吕正操纪念馆荣誉馆长刘红路

来源:保定日报作者:时间:2025-07-01 08:42

刘红路在吕正操纪念馆为大家讲述照片背后的故事。    保定日报记者  刘芳  摄


□保定日报记者  刘向真  刘  芳

在冀中抗战的烽火岁月中,开国上将吕正操的名字与保定这片英雄土地紧紧相连。

6月28日,吕正操将军秘书、吕正操纪念馆荣誉馆长刘红路接受专访,深情回忆将军与保定的点滴往事。

从战火中的网球拍、到晚年执笔《冀中回忆录》,从与保定文学家的深厚情谊、到“人民永远是靠山”的赤子宣言,吕正操将军的传奇人生与保定热土的交融,诠释着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对第二故乡的永恒眷恋。

“《烈火金刚》《野火春风斗古城》等这些文学作品,让我从小就知道吕老是一位抗战传奇英雄。”刘红路回忆道。1977年,26岁的他成为吕正操将军的秘书,自此10年间的相处,他深切感受到将军对冀中刻骨铭心的深情。

走进位于保定学院的吕正操纪念馆,刘红路驻足于门口的吕正操塑像前:“仿佛又回到当年与吕正操将军朝夕相处的日子。”刘红路的父亲、开国少将刘春曾为他赋诗:“十年秘书随吕公,登高望远万里行。耳提面命皆学问,言传身教益无穷。”刘红路感慨:“这段经历影响了我的一生。”

“冀中是吕老的第二故乡。”刘红路提到,将军对冀中抗战中小樵改编、地道战、地雷战等故事如数家珍,常常讲给身边人听。

不久前,刘红路专程走访唐县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探访吕司令旧居和当年的房东。“即便离开多年,吕老始终惦记着这片抗战热土。”晚年时,吕正操着手编写《冀中回忆录》,将冀中岁月凝练成永恒的文字。

纪念馆前的“人民永远是靠山”大字,是吕正操毕生的信仰。

“他常说,自己是冀中人民的儿子。”刘红路动情地说,抗战时期,军民鱼水情让冀中根据地坚不可摧。

刘红路回忆,上世纪80年代,将军轻车简从回到当年的住地,与村里乡亲们围坐畅谈,共忆往昔,“冀中人民的智慧和牺牲,是他心中最深的烙印。”

说起将军与保定的渊源——曾经在硝烟弥漫的战场上,吕正操挥拍打网球是一道独特的风景。“他担任冀中司令时,作战间隙就在黄土地上拉起球网挥拍。”刘红路说,这份爱好伴随将军一生,成为他坚韧乐观的写照。

将军与保定文学家的情谊同样深厚。为撰写文艺与生活关系的文章,吕正操委托刘红路拜访孙犁、王林等保定作家群代表。“长期以来,吕老和他们谈文学、谈生活,联系从未中断。”刘红路回忆,将军对保定文化的热爱,折射出他对这片土地的深深情怀。

从烽火岁月到和平年代,吕正操将生命的热忱倾注于冀中。在刘红路的讲述中,有的不仅是一位将领的峥嵘往事,更是一颗与冀中血脉相连的赤子之心。这片热土上的故事,因将军的深情而历久弥新。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