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7-12 08:42
□徐朝
酷暑难耐的夏日里,晚饭后的农民左手拿着蒲扇,右手提着小马扎、小板凳,不约而同来到大街上纳凉,在路灯下仨一群俩一伙坐在一起,唠家常,说庄稼,但更多议论的是今昔对比,感恩新时代,感恩党的好政策。
我出生在农村,祖祖辈辈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我们村是1984年秋后才家家通了电,这以前一直是煤油灯照明。每到夏天,人们劳作了一天,晚上蚊叮虫咬,闷热难耐,实在无法入睡,有的人家就把推土车放在大街上,用木棍支起来,铺上被单,让孩子睡在上边,大人们则用蒲扇扇打着蚊子。有人扛出草垫子铺在地上,然后再铺上褥子被单,大人孩子躺在上边休息。整条街人声嘈杂,热闹非凡,小狗热得耷拉着舌头趴在主人一旁,树上的知了不停地叫着,草丛里的小虫们发出“吱吱”的叫声,好一首“蝉虫交响曲”。
大人们抽着旱烟唠家常,烟头的火忽闪忽闪的,像萤火虫。不知热的孩子们光着腚结伴满大街上跑,跑累了回到家人身边倒头就睡。后半夜,大人们摸摸孩子身上凉快了,便收拾自家的东西,把孩子抱回家睡觉。为防蚊子咬,家家都点燃艾蒿绳,屋里虽然热,但没了蚊子咬,一家人进入梦乡。
那年代文化生活贫乏,家里没有电灯,更别说电视机和收音机了,人们的生活枯燥无味,晚上大部分时间都在听故事。吃过晚饭,我和爹娘、姐姐一同去大街上凉快着。这时,我家的过道口已经聚集了很多人,我说:“爹,你把桂兰大爷请来,给我们说段书吧。”
桂兰大爷原来唱西河大鼓,在我村一带很有名气,由于年事已高,并患有哮喘病,就歇业不干了。我爹把大爷请来,人们把他围到中间。他把架子鼓放好后,清清嗓子,高声说:“今晚我给大家讲一段《岳飞传》。”当讲到岳飞带领三军抗击金兵,令敌人心惊胆寒,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感叹时,我们个个开怀大笑,脑海里那个叱咤风云的英雄让我们佩服得五体投地……
夜渐渐深了,月亮挂在当空,特别圆,特别亮,星星眨着眼,只听到知了不停地叫着,这时,我们才回过神来,我拽着桂兰大爷的衣角央求道:“大爷,明晚你还得来啊!”桂兰大爷摸着我的头说:“你们要是愿意听,明天晚上咱再接着说。”
弹指一挥间,几十年的光景一晃而过。新时代农民在高效、低碳、便捷中劳作,在舒适安逸的环境里生活,过去那种煤油灯、黑屋子、艾蒿绳、蚊叮虫咬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