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定新闻传媒中心主办
您的位置:首页> 保定新闻>

他把“春天”装进千家万户

——建筑工程师田振的绿色革命

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12 09:00

建筑工程师田振。   受访者供图

□保定晚报记者 刘向真 实习生 钮涵烨

十年磨一剑,他从一名普通技术员成长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用智慧和汗水将“冬天不用暖气,夏天不用空调”的绿色建筑梦想照进现实。

9月9日,在高碑店市前曲堤村的“保定小院”示范中心,一位年轻工程师正仔细检测着室内的温湿度数据。推开房门,温润空气扑面而来——这里无需空调暖气,墙体能“自主呼吸”调节温度,阳光透过三层玻璃窗静静铺满地板。

他就是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工程技术部技术主管田振。

时间回到2012年。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的田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踏入了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的大门。那时,国内的超低能耗建筑领域还是一片待垦的沃土,一切几乎从零开始。

“完全属于‘摸着石头过河’,”回顾起步阶段,田振这样形容。他参与的首个重大项目——“被动式专家公寓楼”,成为检验这位90后工程师专业与韧性的“试金石”。

绿色建筑的核心是系统性创新。

与传统建筑不同,它采用高性能的被动窗、被动门、环境一体机以及高效保温系统等技术集成,实现建筑本体的“五大恒适”特性:恒温、恒湿、恒氧、恒洁、恒静。

“说通俗点,就是让家永远像春天一样舒适。”田振解释道。但极致舒适的背后,是极致精细的工艺要求,“任何细微的瑕疵,都可能让整个系统效果大打折扣,正所谓‘针眼大的窟窿斗大的风’。”

挑战很快来临。在首栋被动式公寓的建设中,传统管道穿墙部位的“断热桥”处理工艺繁琐、效率低下且质量难以稳定控制。这个问题不解决,热量就会悄悄流失,再好的设计也无法实现节能目标。

田振没有退缩。那段时间,他带着团队泡在工地,反复试验、调整方案。

三个月后,他们成功研发出“开模定制预制保温管壳”的创新工法——通过精准开模,实现管壳与管件的标准化生产,运至现场直接装配,施工效率一举提升40%——60%,质量稳定性也实现了飞跃。这项创新后来被写入省级施工标准,项目更荣获住建部“全国绿色建筑创新奖”二等奖。

如果说首个项目是“初试锋芒”,那么后期负责的“列车新城”项目,则是田振系统性工程管理能力的“进阶之作”。该项目需完成业内规模最大的环境一体机安装工程,复杂度前所未有。那段时间,他每天工作至凌晨。

“在门窗还没安装的冬天,高层住宅里穿堂风刺骨,我们穿着冲锋衣和棉服,打着手电一遍遍测试调试。”他回忆道。

最终,他创造性地提出并推行“一户一验、一机一调”的精细化管理模式。每一台设备、每一个户型都在交付前经历严格的质量筛查、整改和试运行监测。

荣誉属于奋斗者。

田振荣获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河北省五一劳动奖章”“保定工匠”“高碑店工匠”等多项荣誉。“每每拿到奖章,我的手都在颤抖,”他坦言这份激动,“这不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整个行业、所有同行奋斗的认可。”

河北绿色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子龙对他给予高度评价:“田振从一名普通工程师,成长为公司在工程技术和项目管理领域的核心专家。他勤奋刻苦,善于创新,管理井井有条,是集团重点培养的青年领军人才。”

面对赞誉,田振始终保持着最初的清醒与热忱:“由简单的普通住房,提升到高品质健康住宅,真正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就是我们所有奋斗的意义所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