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06 08:21
□吴霞
这个夏天,青岛海洋研学主题邮局里孩子们踮脚触摸海底生物模型,保定“D19街区”篮球馆内青少年挥汗呐喊,长沙由旧油脂厂改造的潮玩空间中年轻人与艺术装置合影……一批曾被遗忘的老邮局、旧厂房,正以全新姿态变身为消费新地标,用巧思点燃消费新引擎。
老建筑的变身,是与时间的一场温柔对话。青岛邮局将二十四节气印上墙壁,成都熊猫邮局用AI定制冰箱贴连接传统与科技,“邮政绿”不再只是邮寄窗口,更成为折叠时空的文化容器。保定旧厂房褪去工业外衣,以电竞馆、潮玩店、露天剧场等形式重生,工业记忆与年轻活力碰撞出崭新火花。这些改造将历史底蕴与年轻化、体验感精准调配,熬出“叫好又叫座”的消费新汤。
“潮变”背后,是城市经济的深层逻辑。数据显示,改造后的商业项目平均带动消费增长超50%,这是消费升级与城市更新的双向奔赴。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他们追求的是体验感,“有故事的空间”比“有招牌的店铺”更具吸引力。无论是联名文创、青年意见征集,还是艺术家驻留计划,都表明真正的消费新场景需以文化IP铸魂,以精准调研量体,以创新体验赋能。这不仅让老建筑“活”过来,更带动营业额增长、服务岗位增加、文创产业链延伸,为城市经济持续注入新动能。
城市更新要以绣花功夫挖掘当地文化,以破圈思维链接多元业态。当老空间的“物理外壳”装上消费新场景的“灵魂芯片”,当历史与当下在同一空间共振,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消费活力,更是一种发展的辩证法:最好的传承是让传统在创新中延续,最旺的消费是让城市在更新中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