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保定晚报作者:时间:2025-09-16 09:26
□保定晚报通讯员 刘丹丹 赵洁
近些年来,糖尿病的患病率越来越高。很多人对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并不清楚,那么,血糖到底多高,就可以诊断糖尿病呢?保定市第一中心医院内分泌一科专家为您详细解答。
血糖的正常值为:空腹静脉血浆葡萄糖小于6.1mmol/L,糖负荷后2小时或餐后2小时静脉血浆葡萄糖小于7.8mmol/L。
血糖的正常值不会根据年龄的增长而变化,但是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目标是个体化的,需要根据年龄、基础疾病等来确定血糖控制的目标值。
空腹血糖测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隔夜禁食8至12小时,最佳测量时间为清晨6至8点,前一晚晚餐需正常进食,饮食应均衡,避免过度节食或暴饮暴食,避免熬夜、剧烈运动或情绪波动等。
餐后2小时血糖测量需要满足以下条件:从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2小时后准时测量;测量当天保持正常饮食,避免刻意减少主食或改变饮食习惯;测量前避免剧烈运动、情绪激动或紧张,采血前需静坐10至15分钟,保持平静状态。
通过满足以上条件,可有效减少干扰因素,使血糖测量结果更接近真实水平,为糖尿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血糖仪测定的指尖血糖值代表全血中的葡萄糖浓度,而通过静脉采血测得的是血浆或血清中的葡萄糖浓度。
在空腹状态下,静脉血糖值相较于指尖血糖值大约高出12%。餐后静脉血糖值相较于指尖血糖值偏低,且该差异会随着进食后时间的推移而发生改变。
因此,指尖血糖不可以作为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但具有良好的参考价值。
糖化血红蛋白是葡萄糖或其他糖与血红蛋白的氨基发生非酶催化反应的产物。其数值与血糖水平有关,可以反映过去6至8周的平均血糖浓度,且不受血糖暂时性波动的影响,不受运动或短时间内饮食的影响。
糖化血红蛋白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可以用来诊断糖尿病,是监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的金标准,是调整降糖方案重要且客观的依据。但是,合并贫血、近期输过血、正在做血液透析或严重的肝肾疾病等的患者,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不准确,不能用糖化血红蛋白作为诊断依据。
如果有典型糖尿病症状(烦渴多饮、多尿、多食、不明原因体重下降),再加上随机血糖或空腹血糖或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中的一项达到或超过上表中的数值,就可以诊断糖尿病。
血糖介于正常血糖与糖尿病诊断标准之间的患者则为糖调节受损患者,也就是糖尿病前期患者。
诊断糖尿病时还需要注意的是要除外急性感染、应激状态或药物等导致的暂时性血糖升高情况。